海南農産品“加”出新風向

2022-05-21 09:45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自貿港政策紅利釋放,吸引資本布局海南農産品加工業

  海南農産品“加”出新風向

  你會不會想到,你在“奈雪的茶”“COCO”茶飲店喝到的百香果汁、金桔檸檬飲品來自“海南製造”?你買到的比利時品牌巧克力——其原料可可來自海南?你加入購物車的“沉香口腔清新劑”,是海南企業為你打造的芬芳?

  近年來,隨着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吸引一批海南農産品加工企業落戶海南,不僅為海南農産品注入科技內核,形成品牌優勢,還加出“新風向”,推動農業産業高質量發展。

  農産品深加工

  讓傳統農業“加分”

  在琼海市塔洋鎮群良村,一片綠色的檳榔林裏,穿插種植的百香果樹結出一個個沉甸甸的果實,這些果子成熟後,將被送往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製作成一瓶瓶美味的冷凍百香果漿。

  “這些果漿將直供‘奈雪的茶’‘COCO’等國內知名連鎖茶飲店。”海南鮮友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藤楠&&,公司主要生産芒果、檸檬、鳳梨、百香果等十多種海南熱帶水果鮮果汁精加工産品,每年約收購海南熱帶水果8000噸。

  “隨着近年來果汁飲品消費市場趨向綠色健康的發展理念,海南熱帶水果加工成的産品十分受市場歡迎。”陳藤楠説。

  在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的展廳裏,擺放着一個新産品:100毫升裝的山柚油。這款山柚油專門針對海南市場研發。

  該公司董事長張慧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海南本地生産的山柚油有獨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歡,該公司將對這款産品的外包裝進行調整,計劃今年上半年上市銷售。

  事實上,海南擁有許多富有熱帶特色的農産品資源,如檳榔、椰子、咖啡、沉香、山茶樹等。而農産品加工業,一頭連着農民、農村、農業,一頭連着工業、城市和市民,做好農産品加工這篇文章,讓傳統農業實現了“加分”。

  在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省農業農村廳廳長何琼妹透露,2021年,海南用好自貿港政策發展農産品加工和國際貿易,全省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産值同比增長10%,尤其是洋浦經濟開發區引進澳斯卡糧油加工項目,年産值達50億元,勢頭好、潛力足。

  作為海南四大主導産業之一的熱帶高效農業,農産品加工環節的“補鏈”,大大提升了農業産值。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海南一季度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42.7%,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個百分點。

  自貿港政策紅利

  吸引資本“加盟”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除了吸引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投資海南,一些資本也不斷擴大海南農産品加工投資版圖。

  一顆小小的海南咖啡豆,吸引眾多資本青睞:正大萬寧興隆咖啡城項目建設提速,將通過新建全自動咖啡生産線、創立全新品牌、實現全面推廣優化加工産業;近日,海南小洋僑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其將打造“種植+電商+農莊+文化+旅游+加工”的全産業鏈模式,讓海南咖啡産業前景更有想象空間。

  在萬寧興隆種植的可可,牽手比利時高級定制巧克力品牌Pierre Marcolini(皮爾·馬可裏尼),製作成中國·海南二次方系列巧克力並進行全球首發,廣受消費者歡迎。皮爾·馬可裏尼&&,海南在原材料進口、生産設備等方面有優惠政策,“使用海南可可優質原料,在海南開設巧克力品牌免稅店,我們將來會考慮。”

  “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的釋放,吸引很多資本布局海南農産品加工業。”海南省農産品加工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不少企業非常看好海南熱帶水果加工並不斷在海南布局。

  但是,部分企業也建議,目前,享受加工增值政策仍局限在部分區域,期待在海南自貿港實現封關運作後,政策紅利能輻射到海南其他區域,做大加工産業版圖。

  多個加工業短板

  亟待“加長”

  近年來,儘管海南農産品加工業依託資源優勢和政策紅利出現了一些新的風向,取得一定成效,培育出一批如南國集團、春光集團、椰樹集團等實力較強的本土化加工企業,但在全國市場上“叫得響”的深加工農産品並不多。

  一方面,受制於島嶼型經濟模式,海南受土地等因素制約,農産品種植規模有限等因素大大制約了産業發展。另一方面,一些受訪加工農業企業也認為,農産品加工需要標準化種植,一些農戶過分追求“早上市”,導致果品品質下降,影響産業前景。

  “我省是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和熱帶水果基地,但多數果菜都是鮮食,加工産品具有季節性。”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認為,比如荔枝上市的時間集中在每年的5月,這個季節加工完了,其他月份都閒置,導致加工企業無法支撐其他運營成本。

  業內人士建議,我省要通過合作組織規模經營、標準化生産,冷庫鏈儲存,提升農産品加工的專業化程度。同時,要加大産業工人的培養,可靈活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培養産業工人,創新體制機制培育人才。

  “科研院所和高校是農業加工鏈中創新鏈的一環,有助於農産品整體價值鏈的打造。”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認為,農産品加工需要新理念、新技術的注入,才能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助力産品升級,而科研成果的轉化,將為農産品的高品質和標準化生産賦能。(記者 傅人意)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