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小鏟灘港區。
原題:聚焦全島封關運作準備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
海南備戰封關運作
人間四月,位於洋浦保稅港區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小鏟灘港區,灣闊水深。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輪停靠在碼頭準備卸貨,數以千計的集裝箱整齊碼放在堆場。面積只有2.26平方公里的洋浦保稅港區,試點“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政策,帶動洋浦2021年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34.2%,“燒開了自由貿易港‘第一壺水’”。
由西向南,新近開工的三亞港南山港區聯檢樓工程項目正抓緊推進。這是海南築牢封關運作硬體條件,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基礎性項目,預計2023年完工。
對照“2025年全島封關運行”的時間表,海南正聚焦全島封關運作準備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等三張清單,全力開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大會戰,一體推進落實,為全島封關運作奠定基礎。

海關工作人員檢查即將進入海口綜保區倉庫的貨物。
A
“置頂”頭等大事
目標:2023年底前具備封關硬體條件
“封關運作準備工作是當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頭等大事”“要舉全省之力、以大會戰的姿態推動封關運作”——今年初召開的省委深改委暨自貿港工委會議,將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置頂”。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系統性工程,是全面實現“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貨物進出口管理制度的標誌,是全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基礎。
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宇飛解釋説,“一線”就是海南和國際的&&,“一線”放開,使得和國內其他改革開放地區相比,海南與世界更近。“二線”就是海南與國內的&&,“二線”管住,使得和世界其他自由貿易港相比,海南自貿港的優惠政策既有利於國內大市場發展,又與國內市場形成緊密&&和高效互動。
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夏鋒説,作為最高水平開放形態的自由貿易港,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是其一般特點。在海南自貿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設立“一線”。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其他地區(以下簡稱內地)之間設立“二線”,貨物從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入內地,原則上按進口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照章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島內自由,就是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企業及機構實施低干預、高效能的精準監管,實現自由貿易港內企業自由生産經營。
李宇飛透露,2022年初,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任務清單》,明確了口岸規劃與建設、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稅收政策安排、重大風險防控以及“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等11個方面60多項重點任務,標誌着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全面啟動。
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硬體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總體目標,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進入倒計時。

海關工作人員檢查即將進入海口綜保區倉庫的貨物。
B
封關運作後,重磅政策紅利尤為可期
更多企業可享受到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政策優惠
隨着時間表的推進,全島封關將主要在哪些領域産生何種影響?對於企業和居民以及中外游客來説,其利好將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1年12月1日起,洋浦保稅港區先行先試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擴大到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8天后,由海南復星博毅雅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加工增值內銷呼吸機在海口海關所屬馬村港海關通關放行,該批貨物享受4%關稅稅率減免。這是洋浦保稅港區先行先試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擴大試點後首個落地政策。
“這不僅為我們企業降低了成本,也給國內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博毅雅公司産品質量負責人云彩虹説。
自貿港早期收穫,正惠及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封關運作後,更重磅的政策紅利,尤為可期。
零關稅政策方面——
全島封關運作前:對部分進口商品,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譬如目前已有部分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産設備、原輔料等産品享受了“零關稅”政策。
全島封關運作、簡並稅制後:對進口徵稅商品目錄以外、允許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的商品,免徵進口關稅。
低稅率方面——
封關運作前: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質經營的企業,實行減按15%的優惠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執行正面清單管理,鼓勵類産業目錄內的産業和企業可享受優惠政策;對高端、緊缺人才目錄清單內的個人,實行實際稅負超過15%的個人所得給予免徵優惠。
封關運作後:2035年前,進一步推進財稅制度改革。對註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並實質性運營的企業(負面清單行業除外),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對一個納稅年度內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累計居住滿183天的個人,其取得來源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範圍內的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按照3%、10%、15%三檔超額累進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談及已落地見效的自貿港相關政策,李宇飛如數家珍:“&&實施自由貿易港政策累計達150多項,‘四梁八柱’政策框架體系基本建立。‘兩個15%’所得稅、三張‘零關稅’清單、加工增值30%(含)以上免徵關稅政策等有序實施,三張‘零關稅’清單適用商品貨值77.2億元。完成自用生産設備和原輔料‘零關稅’政策調整,‘中國洋浦港’國際船舶達33艘,海南國際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
全島封關運作前,自貿港早期收穫可見一斑。
省財政廳副廳長楊雷透露,目前已有11項海南自貿港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實施。其中,2020年&&了6項,包括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原輔料“零關稅”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政策。2021年又&&了5項,包括洋浦啟運港退稅政策、自用生産設備“零關稅”政策、內外貿同船運輸境內船舶加注保稅油和本地生産燃料油政策、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進口展品稅收優惠政策和進出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政策等。一些政策還進行了評估和動態調整,及時回應市場主體的關切和利益訴求,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已&&的稅收政策,既有針對經濟實體的優惠,也有針對人才的措施,與其他減稅降費政策和各項優惠政策形成合力,為海南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初步形成了“資金”“人才”向海南匯聚的局面。
2021年海南新增涉稅市場主體是2020年的1.4倍,新增涉稅企業戶數是2020年的1.6倍,新增外資涉稅企業戶數是2020年的1.9倍。2021年海南引進人才19.9萬人,同比增長63%,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彰顯。
夏鋒認為,全島封關運作意味着在海南全島實行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貿易投資政策。對於在海南自貿港註冊並開展實質運營的企業,可以有更多企業享受到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政策優惠,尤其對於外資企業,可以實行以“既准入又準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舉措,內外資企業可以享受到自由貿易港政策紅利。對於本島居民來講,可以不用出島,在保證自用的前提下,就可以購買到全球物美價廉的日用消費品,提高生活品質,降低生活成本。

海口&&境邊防檢查總站秀英邊檢站的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巡查。
C
一手抓政策落地,一手抓風險防控
一體推進落實全島封關運作準備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等三張清單
風險防控是事關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敗得失的最關鍵變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一手抓政策落地,一手抓風險防控,一體推進落實全島封關運作準備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等三張清單,為全島封關運作奠定基礎。
李宇飛透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省委、省政府就成立了研究專班啟動相關研究工作,並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總體框架思路》等系列研究成果。成立了由省長任組長的推進全島封關準備工作專班,下設口岸規劃與建設、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稅收政策安排、金融配套、行政體制保障、項目建設及要素保障六個專項工作組,分領域推進相關工作。
口岸規劃與建設方面,《海南自由貿易港口岸布局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海關監管框架方案》等系列口岸建設指導性文件已印發實施,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方面,64個綜合執法點已掛牌運行,《海南自由貿易港反走私條例》正開展立法調研。
稅收政策安排方面,國家部委及省級層面已成立專班開展銷售稅制改革及稅制銜接等相關研究。
金融配套方面,人民銀行正組織專家就海南自貿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進行深入研究。
行政體制保障方面,正在對口岸及非設關地綜合執法點監管隊伍加強建設。
項目建設及要素保障方面,已梳理了50多個全島封關運作相關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90多億元,並打包上報爭取中央資金及用地用海的支持。
海關是全島封關運作的關鍵部門之一。隨着自貿港建設進程加快,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安全准入風險和“零關稅”涉稅風險交織疊加,海關監管面臨的形勢複雜。
海口海關關長施宗偉説,要建立健全與海南自由貿易港海關監管相適應的風險配套措施,做好公共衞生、生態環境、國門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重大安全准入(出)風險識別和系統性風險防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施低干預、高效能的精準管控。

2月25日,三亞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關運作。
從中央到地方,都圍繞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進行重點部署。加快規劃建設重大項目,打牢封關運作硬實力。
“如今,‘零關稅’商品監管制度,離島免稅正面監管、風險防控、打擊走私、綜合治理的立體防控體系等,為全島封關運作後的海關監管奠定了基礎;開展海關監管壓力測試,推動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並逐步擴大試點範圍等,為全島封關運作積累了海關監管經驗。”施宗偉説。
稅收優惠是自由貿易港顯著特徵之一,是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匯聚配置全球資源的重要動力。
楊雷透露,除了繼續完善上述“零關稅、低稅率”的稅收政策外,封關運作前稅制改革的重點就是“簡稅制”,而2025年前“簡稅制”的工作重點,也是最具海南自貿港特色的稅制建設亮點,當屬銷售稅改革。未來銷售稅在貨物和服務的零售環節徵收,對於生産型企業來説,在整個生産過程中將不再負擔這五種稅收,有助於降低企業稅負,增強企業活力。
楊雷説,實施銷售稅改革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相應不再徵收,再輔以“零關稅”安排,可以切實降低進口成本,在全島封關運作時初步形成與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相適應的稅制安排。財政部門將做好包括銷售稅研究在內的海南自貿港稅制體系改革工作,確保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順利進行。(記者 梁振君)
錨定目標向未來
一粒良種,可以播撒希望;一株新苗,可以長成大樹。四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制度集成創新持續深化、政策措施不斷落地見效、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重大風險防控務實有效……海南通過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創造了不少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如期實現全島封關運作夯實了基礎。如今,海南將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置頂”,作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頭等大事來抓,彰顯出蹄疾步穩加快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決心。
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封關運作,意味着更高水平、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開放,將充分釋放制度政策紅利,打開內外資企業貿易投資的新天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更多嚮往。作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系統工程,全島封關運作是機遇,更是挑戰。高位推動各項準備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量大,必須久久為功、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既要加快規劃建設重大項目,打牢封關硬基礎;也要抓緊完善配套保障制度,提升封關軟環境;更要充分做好壓力測試,確保封關後不發生系統性和渠道性的風險。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承載着厚重期望的海南,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更大魄力、更多智慧,錨定目標不放鬆,加倍努力攻堅克難,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打造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李萌)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