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冬季傳染病 五大誤區要避開

2021-12-30 08:28   來源: 海南日報

  連日來的冷空氣,讓海南人感受到了一波“冬意”。每年,伴隨着低溫一起來襲的還有流感、水痘、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冬季傳染病。

  如何預防流感等冬季傳染病?近日,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健康科普類直播欄目《大醫精講》,邀請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傳染性疾病控制主任醫師、教授金玉明,三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傳染性疾病控制主任醫師黃麗菊,針對公眾對冬季傳染病的誤區科普相關知識。

  誤區一 冬天來了,病毒會被“凍死”?

  不少人認為,冬天的冷空氣會“凍死”細菌和病毒,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冬季的低溫不利於細菌繁殖,但是更適宜於病毒的生長。”在直播中,黃麗菊&&,冬季常見傳染病有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這幾類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在冬季傳染病中,病毒引發的傳染病可以説是“主力軍”。

  值得注意的是,低溫天氣裏,大家在室內的活動相對較多,密閉空間內,空氣不流通,讓傳染病有機可乘。所以,冬季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更為重要。

  誤區二 流感和普通性感冒沒區別?

  “天太冷了,我又被凍感冒了。”在冬天,相信很多人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其實,感冒並非“凍”出來的,而是溫度降低後,人體免疫力降低造成的。同時,普通感冒和流感存在明顯差別,如果沒有區分開來正確治療,容易導致疾病繼續發展,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

  金玉明提醒大家,流感是由病毒引發的傳染性疾病,症狀表現為全身肌肉骨關節酸痛、乏力、40℃左右的高燒,嚴重的甚至會臥床不起。普通感冒,則是大家經常提到的傷風、上呼吸道感染,是身體抵抗力下降導致,通常不發燒或者發低燒,症狀表現為咳嗽、流鼻涕。

  誤區三 拉肚子就是感染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冬春季節較高發生的一種傳染病。臨床表現為上吐下瀉,由於潛伏性短、傳染性強,很容易造成聚集性疫情。

  黃麗菊介紹,與普通腹瀉相比,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症狀更加嚴重,感染者多會出現噴射狀水樣便,甚至一天內會出現腹瀉十幾次的情況。

  同時,兒童的表現多為嘔吐,成人發病時更多表現為腹瀉。

  “拉肚子不一定是感染了諾如病毒。”黃麗菊&&,出現腹瀉後,應第一時間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誤區四 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會加重基礎病?

  在直播中,金玉明和黃麗菊一致認為,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種疫苗。

  在很多人的固有觀念裏,接種疫苗存在一定的風險,甚至出現不良反應後,會加重基礎性疾病,不利於健康。

  兩位專家&&,在疫苗接種點,工作人員會對接種者的身體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並做健康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判斷是否可以接種疫苗。同時,每個疫苗接種點都配備了充足的醫療保障力量,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可以及時處置和應對。

  “老年人和孩子是易感人群,建議他們及時接種疫苗。”兩位專家在直播中強調,6月齡至5周歲的兒童和60歲以上的老人,由於免疫力和抵抗力較低,是流感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同時也建議,家中有老人和兒童的人群也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做好家庭防護。

  誤區五 我平時接觸的人少,沒必要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目前,我省正在進行新冠疫苗加強針的接種。不少人覺得,自己已經接種了兩針新冠疫苗,已經有免疫抗體,且不去人群聚集場所,就沒必要接種第三針。

  對此,金玉明&&,氣溫降低,更利於病毒傳播。因此呼籲大家儘早地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金玉明建議,在基礎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做好自我防護,“有實驗結果顯示,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後,可以明顯誘導人體産生抗體,刺激更高的免疫反應。”(記者 劉冀冀)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21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