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堅實作風為“燒開第一壺水”加把火

2021-12-13 08:35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洋浦以作風整頓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持續強化作風建設催生園區新景象

  堅實作風為“燒開第一壺水”加把火

  一個投資規模10億元,以防水業務為核心,集産品研發、製造、銷售及施工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正式開工到首條生産線試生産需要多長時間?

  洋浦給出的答案是193天。

  12月初,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洋浦國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起東方雨虹項目的落地過程。最令“洋浦人”驕傲的是,該集團在全國同類型同規模項目建設中,用時最長的達到900天,而在洋浦創造了最快速度。

  “針對該項目落地、建設,洋浦工委管委會組織相關部門成立專班服務小組,實施‘多評同步’‘並聯審批’‘極簡審批’‘容缺審批’,最大限度減少審批流程,為企業贏得時間。”洋浦工委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還在項目洽談簽約階段,洋浦就預判梳理項目建設所需必經流程、必備要件以及可能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提前啟動相關準備工作。

  成績的背後,是洋浦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抓緊抓實樹立起的堅實作風。今年以來,洋浦工委強化作風整頓建設,管委會領導以上率下,帶頭深入企業基層紓困解難,進一步使“快準實好”化為洋浦幹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洋浦發展注入活力與動能。

  2019年,全國127個參與評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洋浦保稅港區綜合排名只有104位,經濟流量小、總量小。如何才能“迎頭趕上”,有效推動自貿港政策快速落地見效,打造自貿港建設“樣板間”,成為擺在洋浦工委面前的重大“課題”。

  能不能當好企業的“店小二”“紅娘”,是洋浦衡量幹部作風的一項重要指標。特別是對於洋浦保稅港區而言,過硬作風、主動作為,是燒開這“第一壺水”不可或缺的“一把火”。

  2021年以來,洋浦緊抓作風整頓建設年活動,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揚“快準實好”工作作風,聚焦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改善民生、全心全意當好企業“店小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硬作風促成硬成效。

  領導帶頭直接深入企業、項目現場,了解項目落地存在困難、聽取企業訴求,督促成立工作專班,加快解決各項政策落地難、公共服務平台功能不全等問題。圍繞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洋浦着力解決企業堵點難點問題,領導幹部當好産業鏈的“組織者”“協調員”,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此外,還大力推進制度集成創新,先後實施20多項創新舉措,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用活自貿港政策,取得突出成效。

  洋浦紀工委監委聚焦中心任務,着力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強化監督抓落實,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作風監督保障。先後組織開展2次作風整頓建設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問題30個,將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各有關部門,列入作風整頓建設問題&賬,已督促整改23個。同時強化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嚴肅查處7起不作為、慢作為問題並予以通報曝光,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

  作風這把“火”既要“燒開”發展的“水”,也要溫暖百姓的心。洋浦是典型的産城融合發展,在作風整頓建設年活動推動下,洋浦領導幹部深入基層,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做好生活配套——洋浦第五幼兒園、洋浦外國語學校相繼建成開學,濱海文化廣場、幹衝中心衞生院異地重建項目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疏港大道二期實現通車,為洋浦創造了一流的發展環境和生活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洋浦工委積極推進安置小區出現的房屋漏水、線路老化等問題,與群眾一起制定專業修繕方案,抓緊實施,目前已維修489套,完成進度88%。該案例入選我省“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第一期十大典型案例。

  洋浦紀工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説:“下一步,洋浦將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鞏固深化作風整頓建設年活動成果,繼續弘揚‘快準實好’的工作作風,以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為基點,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客商到洋浦投資興業,確保自貿港政策在洋浦先行先試落地見效,確保‘首單效應 ’轉化為‘規模效應’,發揮好‘洋浦第一壺水燒開’後的政策‘外溢效應’。”(記者 尤夢瑜 林書喜)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15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