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貢獻全省超九成就業崗位和超九成高新技術企業——
海南民營經濟澎湃新質生産力
琼島熱土,一股源自市場深處的蓬勃力量正奔涌不息。
東部,銀河航天正為民用航天領域注入新質生産力;西部,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正在打造百萬噸級糧油加工貿易基地;南部,海南晨海水産有限公司正展現南繁水産種業的民企智慧;北部,海南雲海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服務器在海口復興城晝夜不停,刷新數字經濟合作的民企速度;中部,海南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譜寫綠水青山的民企篇章。
數據顯示,海南全省362.41萬戶經營主體中,97.44%為民營經營主體。
民營經濟,這支最具活力與韌性的生力軍,正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以創新為楫,破浪前行,成為琼州大地上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引擎。
乘勢
政策紅利精準滴灌
一條魚,“游向”全球餐桌。海南翔泰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用生産設備“零關稅”政策,引進了多套先進的智能化水産加工生産線,推動海南金鯧魚等産品精深加工,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海程邦達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為海南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降低了進口關鍵生産材料的成本,暢通了供應鏈。
自貿港建設的“東風”,為海南民營經濟發展送來了機遇。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底,我省實有經營主體362.41萬戶,其中民營經營主體353.12萬戶(其中民營企業91.06萬戶,個體工商戶262.06萬戶),佔比達97.44%。
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蔡汝湘介紹,我省民營經濟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可以概括為“6999”,即貢獻了全省近60%的GDP、超過90%的就業崗位、超過90%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超過90%的經營主體。
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386.3億元、同比增長4.2%。民間投資完成754.1億元,佔全省投資的31%。
民營經濟數據呈現的不僅是數量的優勢,更是自貿港發展的信心與活力。
能否乘勢而上,關鍵在於能否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今年7月底,《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規定》的&&,以立法形式明確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確保了民營企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讓東風更勁,讓航道更暢。
在此“東風”之下,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京博海南新材料等企業勇立潮頭,分別實現了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和原油進口新政的“首單”突破。
它們不僅是政策的受益者,更是自貿港機遇最有力的證明,標誌着海南正借政策東風,迅速築就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發展高地。
賦能
創新驅動內生變革
在海口市石山鎮施茶村,青褐的火山岩上藏着別樣生機——一簇簇石斛從岩縫裏冒出鮮嫩莖條,引得游客忍不住湊近拍照“打卡”。
而這些吸引着游客目光的火山石斛,經過生産方式和技術的創新,化成了幾十種健康産品,並且遠銷東南亞。
走進海口藥谷先聲藥業生産基地,現代科技感十足。扎根海南多年,先聲藥業創新轉型升級結出碩果,8款創新藥上市,未來一年將有3款分別治療卵巢癌、失眠、流感的新藥面市,蒙脫石散等産品遠銷歐洲。
在自貿港政策的利好下,海南民營企業苦練“內功”,將外部機遇轉化為內生動力,在創新驅動中塑造着核心競爭力。
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的成長軌跡,便是“創新+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的完美詮釋。該公司董事長劉文民&&,公司敏銳地把握海南自貿港政策機遇,將生産自用設備“零關稅”、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等重磅政策紅利,直接轉化為企業研發與擴張的“真金白銀”。
據統計,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累計進口先進設備價值超8000萬元,實現內銷貨值2.85億元,累計獲得稅收減免2831.34萬元,公司毅然將全部減免稅款專項投入創新研發。
這份對創新的執着,收穫了豐碩的成果。據介紹,該公司産值從2018年的19.61億元迅猛增長至2024年的40.23億元,七年翻番。尤其自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以來,是其發展的“黃金時代”,累計創造産值203.6億元,遠超之前十四年的總和。這不僅是量的增長,更是質的飛躍,彰顯了自貿港政策賦能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創新的浪潮席捲各行各業。
海南各級政府通過建立省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引導民間資本投向“五向圖強”“兩重兩新”等關鍵領域。在2025年的一場政策項目推介會上,42個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寧德時代、明陽集團、星際榮耀、華大基因、華為等一批行業巨頭紛紛落子海南,深度參與核電、商業航天、生物醫學、信息化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遠航
優化生態面向全球
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在即,海南思考的不僅是如何吸引企業,更是如何長久地留住企業、成就企業。為此,一套涵蓋金融支持與政企溝通的“組合拳”持續打出,致力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在金融血脈疏通上,海南敢為人先。
在全國率先印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省級協調工作機制方案,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體系,並通過“千企萬戶大走訪”將企業的融資需求形成“推薦清單”精準推送給銀行。更值得一提的是“銀項e聯”直通車平台的創新建立,它實現了政府項目信息與銀行授信系統的互聯共享,推動政策與融資同向發力。
截至目前,平台已授信項目110個,授信金額高達871億元,有效破解了“融資難、融資貴”。
在政企關係構建上,海南誠意滿滿——建立了省領導與企業面對面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形成了“問題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問效”的完整閉環。政府堅持“有求必應”,即便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會向企業坦誠溝通、説明情況。“親清政商”關係的構建,讓企業家們能夠安心經營、放手發展。
面向未來,全島封關運作將使海南與世界市場的連接更為緊密,民營經濟的施展空間將面向更為廣闊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大舞&。正如齊魯制藥所展望的,下一步將加大研發投入、開拓國際市場、打造“燈塔企業”,這代表了海南優秀民企的普遍雄心。它們不僅是自貿港政策的享受者,更將成為講述海南開放故事、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力量。
潮起海之南,風正好揚帆。
隨着海南自貿港即將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政策紅利將持續釋放,創新動能將加速集聚。民營經濟必將乘着自貿港的浩蕩東風,駛向更廣闊的藍海。(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