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用暖心舉措解決騎手子女“看護難”延伸治理“微觸角”-新華網


三亞用暖心舉措解決騎手子女“看護難”延伸治理“微觸角”

2025-11-13   08:13:23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三亞用暖心舉措解決騎手子女“看護難”,延伸治理“微觸角”

  幫騎手“騰出手”讓騎手成“幫手”

  11月12日,三亞市吉陽區外賣騎手王磊趁着送外賣的空隙,來到三亞月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他習慣性地整理了一下工裝,詢問站裏值班的工作人員:“周末或者寒假是否還有愛心託管班。”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寒假班的開設內容和時間,正在研討中。

  “孩子參加了吉陽區‘暑期愛心託管班’,對繪畫有了極大的興趣,現在在家跟着網課繼續練。”王磊説,自己奔波在大街小巷,妻子在餐館打工,看護孩子一直都是難題,如果還有寒假班,今年過年就計劃留在三亞了。

  吉陽區月川社區團支部書記陳永蓉介紹,月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多家單位瞄準騎手群體最關心的“看護難”痛點,用“暖心託管”架起連心橋,實現“服務”與“文明”雙循環,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治理中落地生根。

  愛心託管班的時間表為騎手量身定制,時段覆蓋了早午晚三個配送高峰,實現早八點半到晚八點半全時段託管,即便遇到臨時加單,騎手也能錯峰接娃。在愛心託管班,專業老師手把手教硬筆書法、美術,趣味英語課上滿是孩子們的歡笑聲,除了藝術課程,科技小實驗裏的風能裝置、安全課上的防溺水情景模擬,還有國學經典誦讀,這些構成了孩子們充實的“成長菜單”。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愛心託管班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大學生志願者全程陪護,場地經過嚴格安檢,消防和醫療急救設備都安排到位,並且每日清潔消毒場地。家長接送實行“簽字確認”制,微信群裏定時更新的活動照片,讓奔波在路上的家長能隨時看到孩子的動態。

  “有一次,我因為送餐耽誤了點時間,志願者特意陪着孩子做手工等我,太暖心了。”騎手李鳳的話語裏滿是感激,希望愛心託管班還能再開辦。

  這個開在社區裏的託管班,早已超越了看護本身的意義,在這裡,孩子們認識了同為騎手子女的同伴,分享着相似的成長故事,家長們在接送時偶遇,交流着工作心得與育兒經驗,悄然形成了互助的小社群。“我們不僅要讓騎手安心工作,更要讓他們感受到‘城市有我,我有城市’的歸屬感。”陳永蓉説。

  除了愛心託管班,今年,一場聚焦外賣騎手群體切身需求的“小哥課堂”在餓了麼吉陽區港門村站點開講,為三亞外賣騎手解讀醫保公積金新政;春節期間,50多名因工作無法返鄉的騎手齊聚一堂,同吃年夜飯;三亞市委社會工作部發放40張“通行無憂證”,打通騎手們進小區配送“最後一公里”,為50余名困難騎手協調免費辦理健康證,不讓外賣騎手為工作犯難。

  “愛要雙向奔赴,我們不只是外賣騎手,還是城市的‘流動哨兵’和‘移動探頭’。”騎手李文儒説,政府有關部門鼓勵大家在工作途中發現井蓋破損、消防通道堵塞、垃圾暴露、佔道經營等城市治理問題和安全隱患時,及時拍照上傳,上報的有效線索經核實後會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在驛站或合作商家兌換換電券、理髮卡、日用品等實用福利。

  2025年高考期間,三亞市外賣配送行業聯合黨支部迅速組建了一支由26名騎手組成的“高考志願服務隊”(閃電送考隊),為3名遇到交通困難或遺忘證件的考生提供了緊急送考服務,騎手又成了重大活動、重要節點的“暖心導航”。

  目前,全市有30名外賣騎手擔任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監督員”,利用取餐送餐的便利,對餐飲商戶的後廚衞生、食材新鮮度、證照公示等進行“暗訪式”監督,有效延伸了食品安全監管的觸角。

  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暖心瞬間,藏着三亞與新業態群體的雙向奔赴。這座城市用制度設計的溫度,打磨治理服務的精度,讓每一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都能找到歸屬感,從 “城市過客” 慢慢成為守護文明的 “中堅力量”。(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暢)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