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智能醫學與技術學院(大數據研究中心)分別在兩項全國性賽事中斬獲重要獎項,彰顯了該校在教育教學創新與前沿技術應用領域的成果實力。
10月27日,第二屆高等學校“高校青年教師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創新能力暨實驗技能專項”大賽決賽在桂林醫科大學圓滿落幕。學校基礎醫學院教師團隊在人體解剖學、人體組織學、機能學三個賽道中斬獲一金、一銀、一銅,充分展現了學校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領域的硬核實力與創新活力。

海南醫科大學獲獎師生在第二屆高等學校“高校青年教師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創新能力暨實驗技能專項”大賽決賽現場合影。
本次比賽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基礎醫學組與高等學校基礎醫學教師實踐技能協同創新發展聯盟聯合主辦,吸引了全國73所院校共150支代表隊同&競技。決賽中,學校基礎醫學院教師李翰耕、崔天威組成的人體解剖學組,符碧薇、時鳳敏組成的人體組織學組,李霜、虞道銳組成的機能學組憑藉紮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與臨場應變能力,取得優異成績。
此次大賽是對學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檢驗,也是“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理念的生動實踐。通過與全國高校優秀教師的深度交流,學校教師團隊不僅拓寬了教學視野,更積累了實驗教學創新與技能培養的寶貴經驗。
10月24日,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公布2025年“數字教育創新成果獎”獲獎名單。學校智能醫學與技術學院(大數據研究中心)黃斌文、陳靜嫻、吳京朋、黃雅君、張泉海、簡雄等學生撰寫的《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生預警和畫像》獲得三等獎,並成為海南省唯一獲獎的成果。

基於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學生預警和畫像技術圖。
據悉,本次“數字教育創新成果獎”由全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單位以及數字化企業的數字教育創新成果遴選産生,成果要求近五年內完成並且經過兩年以上教育教學實踐檢驗。
近年來,在“加強數字化頂層統籌設計,不斷探索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全過程深度融合”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學校實現從“數字拓荒”到“數字破天荒”的轉變,獲得了國家級信息化/人工智能優秀案例4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