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新華網發
10月10日,海南省民政廳召開2025年海南省第二批“鄉村著名行動”新聞發布會。海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浩&&,截至目前,全省完成第二批1159條鄉村道路命名備案,實現鄉村地名“地有所名、名必規範”。
2023年5月,民政部在深化鄉村地名服務試點的基礎上,部署開展“鄉村著名行動”,以地名採集上圖為牽引,全面推進鄉村地名命名設標、文化保護、信息服務、應用賦能,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2025年,在海口、三亞、儋州、文昌、東方、五指山、樂東、定安、屯昌等9個市縣開展第一批試點工作基礎上,在全省鋪開第二批試點工作,試點範圍覆蓋全省各市縣。
加強規範地名命名,全面普查摸底,精準掌握鄉村道路、居民點、公共服務設施等地名現狀,規範開展命名工作,精心打造北港村、藤海社區、日新村等42個村(社區)。
加強數字地名標誌建設,累計設置二維碼、三維碼智慧路牌1253個,全面覆蓋試點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區域,通過掃碼即可了解鄉村地圖、當前道路簡介、農旅特色産品推介、地名故事、周邊景點、便民服務等地名公共服務要素,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體驗感。
針對具有特色歷史文脈的地域,省民政廳發動社會組織深度參與地名文化素材蒐集、創意建設與傳播,命名“峻靈王廟路”“東坡路”“寧和路”等蘊含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的地名,強化地域認同。
民政部門也積極推動“地名+”融合發展,將地名工作與鄉村産業、旅游、物流深度結合,如海口市依託北港村島嶼優勢,繪製800多平方米地名文化墻繪,融入“鯨北北”吉祥物形象,突出“趕海漁村”定位,助力鄉村旅游引流。(沈鈺穎 房津萱)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