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産業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前三季度三亞新落地游艇産業鏈企業同比增長213%
10月10日,《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技術和檢驗特別規則(暫行)2025》宣貫會議在三亞舉辦。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25年9月底,三亞新招引落地游艇産業鏈相關企業25家,同比增長達213%,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投資吸引力。
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錢曉明介紹,三亞作為我國游艇産業的重要集聚區和制度創新的“試驗田”,依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政策優勢,近年來在游艇制度集成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品牌會展打造和全産業鏈招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三亞中央商務區已集聚游艇産業鏈企業123家,涵蓋銷售、租賃、維修、旅游消費等多個環節。隨着海南自貿港政策的持續釋放和園區配套服務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行業主體看好三亞發展前景,積極布局中央商務區,産業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於8月21日正式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技術和檢驗特別規則(暫行)2025》(以下簡稱《2025特別規則》),並已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介紹,《2025特別規則》研究團隊基於風險分析與評估,開展了專項技術評估研究,在現有游艇法規及國內航行旅游客船相關要求基礎上,綜合航行限制和配套的管理措施,提出風險控制措施,形成了適配海南特色的26人乘員游艇安全技術要求。
之前的游艇乘員限額一直在12人及以下,《2025特別規則》首次突破了游艇的人數限制,提高乘員上限為26人,適用於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註冊登記、艇長24米及以上、乘員超過12人但不超過26人的中國籍柴油動力和純電池動力游艇。
在《2025特別規則》的研究制定與落地實施過程中,三亞中央商務區充分發揮平台作用,在省交通運輸廳的有力統籌和海南海事局的指導下,聯合三亞市交通運輸局、三亞海事局、中國船級社等單位通力協作,共同推動制度創新與技術攻關。《2025特別規則》的正式發布與實施,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産業制度創新的又一里程碑,標誌着游艇乘員定額放寬至26人政策全面落地。該規則不僅在技術標準、檢驗流程與安全監管等方面實現系統優化和與國際接軌,更在制度層面為海南游艇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2025特別規則》將進一步規範游艇運營安全管理,提升游艇企業合規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海南游艇産業的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國內外知名游艇品牌和消費資源集聚三亞,為三亞提升“千艇之城”城市能級、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産業核心區注入強勁動力。(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操 見習記者陳苡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