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4日,游客在海南省博物館選購文創産品。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惠 攝
原題:“展覽+”扮靚假期
我省各大文博場館成熱門打卡地
“看,這是我拼出來的一座上海‘東方明珠’!”10月4日下午,海南省博物館歷史館天容廳內,來自廣州的8歲小游客羅芯嵐舉着手中的作品,興奮地向母親趙健展示。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海南各大文博場館以“展覽+互動”“展覽+體驗”“展覽+文化”的多元模式,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文化魅力,成為假期出游的熱門打卡地。
國慶中秋假期前四天,海南省博物館人氣旺盛:10月1日接待游客6358人次、10月2日8842人次、10月3日10018人次、10月4日8004人次。圍繞紅色傳承、文化普及、親子共創等主題,省博物館精心設計的多項特色活動,讓展覽不再是靜態觀看,而是動態參與。
“孩子之前對琼崖革命歷史了解不多,現在我們一起聽講解員説海南的故事,孩子主動問了很多問題,這種互動比單純看書更有感染力。”趙健告訴記者,作為外地游客,原本只計劃逛展1小時,結果因親子活動停留了3小時,“既能學知識,又能增進親子互動,這趟博物館之行超出預期。”
這個假期,省博物館推出多項體驗活動,如“我心中的號角”活動以陵水縣農軍使用的牛角號為原型,邀請親子家庭共同繪製“心中的牛角號”;“海南紅色家書中的時代記憶”藝術微黨課則成為假期“必修課”,假期媒體在特展廳通過紅色家書與珍貴照片,讓觀眾聆聽文物背後的家國情懷。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同樣人氣高漲,假期前四天共接待游客超2.2萬人次。館內“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瑞獸祥禽映華夏——中國傳統文化裏的動物世界”“南海人文歷史陳列”等多個經典展覽,為游客揭開南海的自然奧秘與人文底蘊。
在此基礎上,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還推出的“展覽+DIY”互動活動更受青睞。冰箱貼DIY活動,讓游客親手製作海洋主題文創,將“南海記憶”帶回家;探館尋寶、集章打卡等趣味游戲,進一步提升了參觀的趣味性,不少家長帶着孩子邊逛展邊“闖關”,在玩樂中學習海洋知識。
除了傳統文博場館,新穎的“展覽+藝術”形式也為假期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
2025海口藝術周系列活動之“寰海閣・騎樓記憶藝術展”,在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路寰海閣騎樓建築博物館酒店、源博物館同步開展,其中,“海口騎樓老街巴洛克風格溯源展”“海口自然與人文千年對話展”“寰海閣攝影體驗”,不僅展現海口騎樓老街的風情,還對比呈現北海騎樓老街、羅馬西西裏巴勒莫建築的特色。
“第一次如此細緻地欣賞騎樓的浮雕、拱券,還能對比中外建築風格,孩子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市民王女士在觀展後&&。展覽負責人介紹,展期內主題宣傳片將在源博物館循環播放,搭配攝影與繪畫作品,旨在通過多元視角,讓觀眾感受騎樓建築承載的城市記憶與文化魅力。
2025年“雙節”期間,海南省各級文化館集中推出百餘場文化活動,涵蓋展覽、演出、非遺體驗、親子互動等類型,為市民游客打造視聽盛宴。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相關負責人&&,這個國慶中秋假期,海南各大文博場館跳出單一展覽的模式,以“展覽+”為核心拓展體驗場景,既讓文物“活”了起來,也讓文化傳承更具吸引力,成為市民游客感受海南文化、歡度假期的好去處。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游客,受今年第21號颱風“麥德姆”影響,我省多個文博場館已發布臨時閉館通知,建議大家待風雨天氣過後,再前往文博場館參觀游覽。(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惠 實習生勞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