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二期項目開工
將建成深海考古主題博物館,集中展示南海深海出水文物
9月27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二期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預計2027年10月竣工,完工後將建成深海考古主題博物館,集中展示南海深海出水文物,填補我國深海考古成果專題展覽空白。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坐落於琼海潭門,建築面積7萬餘平方米。2018年4月26日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館藏藏品9萬餘件(套)。自開館以來,該館已吸引近500萬名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
2023年,以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遺址重大考古發現為契機,我省積極謀劃推進深海考古主題博物館的建設工作,旨在將南海深海考古研究與展示、保護與利用工作有機整合,有效提升南海深海考古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影響力,為我國深海考古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此背景下,2024年2月,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二期項目正式批復立項。2025年,省委、省政府將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二期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98億元。項目建成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總建築面積將達到13.8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4.3萬平方米。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級的集深海考古研究、文物保護、修複利用、展示交流於一體的重要平台和現代化文化地標,重點推進文物研究展覽、國際交流合作、水下文物保護等方面工作,全力打造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平台。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二期項目展覽內容將以南海深海考古、南海自然生態、深海科技以及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等多個主題為核心,借助先進的數字技術手段,為游客打造極具沉浸感的體驗空間。
同時,還將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為核心,構建“核心、景區、周邊”三個圈層,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科普研學、親子度假、旅游休閒等於一體的5A級旅游景區,助力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惠 實習生勞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