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啟動文旅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全民執筆共“話”琼島-新華網


海南省啟動文旅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全民執筆共“話”琼島

2025-08-18   08:20:09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我省啟動文旅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全民執筆共“話”琼島

  “為海南造句”,寫一行打動世界的“情詩”

  你相信文字的力量嗎?一句口號,寥寥數字,便能讓人對一方水土心馳神往。

  近日,海南啟動“為海南造句”文旅宣傳口號徵集活動。活動採用“邊投票邊投稿”的互動模式,最初發布了20條候選口號並開啟投票,同時持續接收新投稿;在此基礎上,每週從新增投稿中精選10條納入投票池,形成“後10條每週流動更新”的機制。

  經過一段時間的徵集與篩選,現階段投票池已固定為20條口號——前10條是從初始20條及前期每週入選的流動口號中,根據受歡迎程度精選而出的“常駐陣容”;後10條則延續每週從新增投稿中精選的做法,保持投票池的新鮮活力。

  這些口號將由網友投票評選,最終脫穎而出的作品有望成為海南文旅“金名片”;若投稿作品最終被選中或作為核心創意被採納,創作者將有機會贏得8萬元獎金(含稅)。截至目前,“為海南造句”活動總投票已超25萬次,更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網友加入創作,讓不同時區的靈感在天涯相聚。每一句口號都如一面棱鏡,折射出人們對海南的自然遐想、時代期許與情感寄託,共同拼湊出海南在大眾心中的多元畫像。

  口號裏的“斜杠”海南

  一句好的口號,既是一張亮眼的招牌,更是一聲動人的邀約。近來,多地文旅口號成功出圈,引發廣泛關注。比如,“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成了網友間互動玩梗的“潮語”;“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字裏行間滿是詩意,勾勒出令人心馳神往的棲居圖景;“好客山東”四個字,道盡了迎客的誠意……

  這一次,海南向全球發出口號徵集令,大家集思廣益,用最簡短的話語,描述出海南的吸引力。在不同的口號中,藏着海南多重的“斜杠”身份。

  自然與人文的交織,口號裏的海南,是自然的偏愛者。“天藍藍,海藍藍,一起去海南”,這句口號直白勾勒出碧海藍天的視覺衝擊,與另一句“山海交響處,自在是海南”形成呼應。

  而作為海南深入人心的經典老牌口號,“請到天涯海角來”同樣韻味十足。它既點出天涯海角這一標誌性人文符號,又以熱情邀約的口吻,將地理坐標與情感召喚深度綁定,喚起了大眾對海南的經典記憶。

  開放與閒適的共生,口號裏的海南,是時代的弄潮兒。“自由自在自貿港,海風海韻海南島”將海南自由貿易港這一時代標籤,與“海風海韻”的自然特質結合,前者彰顯政策紅利帶來的開放活力,後者錨定休閒度假的核心體驗。

  快節奏與慢生活的兼容,口號裏的海南,是生活的造夢師。“來海南,放慢一點,浪漫一點”傳遞出悠然自得的慢生活氣息;“自在海南,四季皆‘燃’”則彰顯着蓬勃向上的活力,這兩種看似對立的特質,在海南卻能和諧共存。

  “久久不見海南見,海南見完還想念”的妙處在於其文化根係。它來源於海南經典黎族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見了還想見”,既延續了原句的韻律與深情,又融入海南地域標識,將民歌中對相聚的期盼與眷戀,轉化為對海南的專屬情感。

  “斜杠”的身份,多元的定位,它們並非割裂的標籤,而是相互交融的整體。這一整體的背後,自然是基底,時代是賦能,生活是內核,共同構成了海南文旅的口號邏輯。

  口號中的海南“共鳴”

  縱觀30多年海南旅游發展歷程,文旅口號始終是其形象傳播的重要載體,每一句都烙印着不同時代的發展印記。

  建省之初,因為常被稱為“東方夏威夷”,海南便順勢打出“去夏威夷太遠,到中國海南島!”的旅游口號。當時,這句口號在遙遠的夏威夷引起了躁動。加拿大一位旅游教授在研究比較了海南島與夏威夷之後,認為海南島有朝一日甚至會超越夏威夷。

  進入21世紀,海南旅游迎來轉型關鍵期。2000年,海南接待游客量突破千萬人次。2001年,“熱帶海島,度假天堂”的旅游新形象開始頻頻出現在國內外大型旅游交易會上,精準呼應海南從“傳統觀光游”向“觀光+休閒度假”的業態升級。

  2008年,海南全力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將原有口號優化為“陽光海南,度假天堂”,聚焦氣候優勢與休閒定位,沿用至今。

  2009年,“要想身體好,常來海南島”通過央視廣告迅速成為社會熱詞。這句口號巧妙體現了海南健康島、生態島、陽光島的特色,成為當年海南旅游界的焦點話題。

  2010年,省委宣傳部組織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共收到來自國內外的應徵作品4000多件。最終,“海南,寫滿陽光的綠色請柬”“海南走一走 長壽九十九”等15條口號脫穎而出。

  近年來,海南旅游口號更貼合年輕群體與新興業態。2023年,海南提出了“酷酷的海南”新概念宣傳口號,通過“酷”字展現沖浪、免稅購物、低空飛行等新興業態,打造了“酷爽”“酷炫”等貼合年輕人的旅游“人設”。

  2025年夏天,“清涼一夏,海南度假”的口號正式推出,和“陽光海南,度假天堂”形成夏、冬兩個不同的宣傳口號。

  30多年來,時代變了,口號變了,但這份熱忱的邀約始終未變。從早期的單向宣告到如今的全民共創的演變,這也是海南與游客對話的演變:讓旅游目的地與游客之間,成為一場雙向的身心對話。

  在“為海南造句”活動中,主辦方沒有設定“截止日”,只要你有靈感,隨時可以投稿、投票,讓這場對話始終保持着新鮮活力。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發現,一些新加入投票池的標語,更加注重展現海南與大眾的情感共鳴。比如“海南很好,有你更好”,既肯定了海南的魅力,又強調了游客的參與價值,透着主客共享的溫情;“天涯若比鄰,海南歡迎您”,化用經典詩句,打破了“天涯海角”給人的遙遠感,傳遞海南開放包容的姿態。

  在這場持續升溫的對話中,最終無論哪句口號勝出,這場跨越地域與身份的對話本身,已讓海南的文旅形象更加立體鮮活。

  口號之外的海南想象

  一句最終入選的口號,或許會成為海南文旅對外的“標準答案”,但這場全民共創的熱潮,已悄然在口號之外鋪開關於海南的想象畫布。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口號創作有一個“半命題”開放式創作——“自在海南,_____”有的人填了“天清海藍”,有的人説“盡情撒歡”,也有的人想到“四季皆‘燃’”……總之,它沒有限定海南的模樣,卻為所有可能性埋下伏筆。

  一個好的文旅口號呈現在廣大市民和游客面前,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後面還有很多工作:比如,要用多種方式去闡釋、宣傳、推廣,除了文字表達外,還要有視覺表達、藝術表達等;要加快文旅供給的提質升級,打造消費新場景;要做好相應的産品設計、線路研發,讓口號的表達成為體驗的具象等。

  口號角逐終有落幕之時,但海南的文旅升級步伐不會止步。我們期待着將文字的魅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吸引力——越來越完善的交通網絡讓“海南不遠,世界很近”;智慧旅游的升級,讓“嚮往的生活,你我的海南”觸手可及;豐富多元的旅游業態邀請世界游客“到海南,浪個夠”;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開放包容讓“這片海,更開放”……

  口號雖短,但其承載的價值綿長。“為海南造句”徵集令還在繼續,期待能看到更多讓人“眼前一亮”“心頭一暖”“為之一振”的口號,續寫每一場與海南的雙向奔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惠 實習生 勞蘭婷)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