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立法構建“二線口岸”通關信用管理機制-新華網


海南立法構建“二線口岸”通關信用管理機制

2025-08-07   08:35:16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跨部門聯合監管 守信者便捷通關

  海南立法構建“二線口岸”通關信用管理機制

  《海南自由貿易港“二線口岸”通關信用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於近日經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將自2025年12月18日起施行。《規定》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二線口岸”通關信用管理機制,對通關經營主體和個人以信用評價為基礎實施精準分類監管,實現“二線口岸”精準高效監管和快捷便利通關相統一。

  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標誌之一,是全面啟用“二線口岸”。“二線口岸”如何管?《規定》共27條,明確“二線口岸”通關信用管理堅持依法規範、分級分類、高效便利、安全有序的原則,並結合監管實際需要,將相關行業日常監管結果與信用評價數據在通關環節融合運用,構建起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一方面,創新設定通關信用分類標準,綜合應用海關、海事、反走私、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林業、郵政管理、稅務、市場監管等領域的信用記錄,將經營主體分為高級認證企業、白名單、重點關注名單,將個人分為白名單和重點關注名單,實施動態管理;

  另一方面,創新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信用聯合監管模式,將經營主體和個人通關前的相關信用信息和行業信用評價結果匯聚後,按照統一標準形成“二線口岸”通關信用分類結果,推送給海關、海事等部門作為通關時的查驗依據,同時將分類結果反推至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由其參考分類結果強化行業信用管理,形成通關環節海關綜合監管與行業部門前推後移監管的互動。

  信用監管,關鍵是讓信用真正成為“硬通貨”。《規定》明確“二線口岸”信用通關分類管理措施,對列入高級認證企業和白名單的經營主體,實施減少或適當減少“二線口岸”出島貨物查驗頻次、減少或適當減少稽核查頻次、可以適用“分批出島、集中申報”等通關便利措施;對列入重點關注名單的經營主體,按照規定提高查驗和稽核查頻次等。對列入白名單的個人,海關等部門可以採取通關便利等激勵措施,無風險提示情況下一般不實施查驗;對列入重點關注名單的個人,海關等部門可以按照規定提高查驗頻次。此外,《規定》還緊抓重點環節,加強對通關貨物所屬經營主體、物流運輸經營主體及其車輛、船舶駕駛人員的信用監管。

  針對與“二線口岸”通關密切相關的反走私、海事等領域嚴重失信主體管理缺乏法律法規依據問題,《規定》還設定了上述兩個領域嚴重失信主體的認定標準、懲戒措施、公示期限、撤銷程序以及信用修復等制度,對嚴重失信主體依法實施懲戒,為防範走私等風險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明確經營主體和個人的查詢權、異議權、修複權等權益保障。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在《規定》解讀稿中指出,《規定》的&&,是服務和保障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一號工程”的重要舉措,是創新建立跨部門信用聯合監管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回應企業和群眾關切、實現高效便捷通關的關鍵之舉。(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夢瑤)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