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構建南繁種業CRO全鏈條一體化服務體系,為科研單位和企業提供服務-新華網


海南構建南繁種業CRO全鏈條一體化服務體系,為科研單位和企業提供服務

2025-07-27   08:52:54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我省構建南繁種業CRO全鏈條一體化服務體系,為科研單位和企業提供種質創新、檢驗檢測、數據服務、代繁代制、田間管理等外包服務

  你專注科研育種 我負責選地播種

  一場夏雨過後,東方市南繁基地的稻田裏,儘是翠綠。這片稻田是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水稻制種基地,為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等種業企業代繁多個優質高産水稻品種。

  “我們在全省有2萬畝制種基地及300余&農業生産設備,可以為南繁科研、生産提供全環節機械化服務體系,現在已經有30多家科研機構和我們合作育種。”海南農樂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仕明説,海南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種業CRO模式,水稻育種從育苗到收割烘乾都是機械化作業,種業企業、科研機構委託該公司育種,不用來回奔波到海南自己選地、找工人,省時又省力。

  王仕明所説的CRO模式,是指在商業化育種環境下,將種業技術鏈各環節進行專業化行業細分,以委託合同形式開展專業、安全、高通量、數字化外包服務所形成的商業化種業全産業鏈技術服務模式。2021年,海南借鑒醫藥研發外包合同組織(CRO)模式,將其引入南繁育制種領域,構建南繁種業CRO全鏈條一體化服務體系,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CRO提供南繁服務系統全要素保障,推動“南繁硅谷”高質量發展。也就是説,在CRO模式下,科研單位和企業可以更專注於科研育種工作,而將選地、播種以及檢驗檢測、數據服務等工作交由第三方專業公司負責。

  甘蔗育種成本從三四十萬元降到十萬元以內

  每到冬季,全國各地的種業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研究人員帶着種子奔赴海南,播撒入地。海南憑藉氣候條件,能讓作物繁育多出一至兩季,這就是最初的南繁加代育種模式。

  以往,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的研究人員要定期駐守在南繁基地,去選地、試種,請工人來除草、管理生産。CRO模式實施後,有專業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插秧、翻地、排水等田間管理服務工作,讓研究人員將精力專注在科研一線上。

  不只是在代繁代制、田間鑒定等環節上,目前的CRO模式已向種質創新、檢驗檢測、鑒定評價、生物育種、知識産權保護等全鏈條拓展,助力“研育繁推服”一體化蓄力發展,推進“向種圖強”走深走實。

  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龐新華算過一筆賬:廣西的甘蔗育種科研人員每年定期前往南繁基地尋找優異的甘蔗親本材料,以自己找地試種的方式進行甘蔗育種,培育一個常規品種需要七八年時間,投入可能需要三四十萬元。而在CRO模式下,可直接在公開種質資源庫中選擇材料,根據甘蔗親本的血緣、抗性、糖分等信息,選擇配製組合,將育種工作全部委託給當地機構,不僅可縮短育種時間,而且投入可能會降到十萬元以內,加速甘蔗新品種選育進程。

  “這種將作物選育全流程或部分流程交由專業第三方公司完成的CRO服務模式,正有效改變着遊擊式育種等南繁育種行業存在的問題,提高南繁科研工作者的效率,降低南繁育種的成本。”龐新華説。

  外包服務更多更規範了

  省南繁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3年我省印發《海南省南繁種業合同研發組織(CRO)認定管理辦法(試行)》以來,我省共認定20家南繁種業CRO主體,其中科研服務型10家,田間綜合服務型10家,這些CRO主體主要提供種質創新、檢驗檢測、數據服務、代繁代制、田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

  除了CRO主體認定外,省南繁管理局還在産業統籌、政策補貼等方面給予制度性供給保障,為培育壯大南繁種業CRO創新業態提供制度支撐。此外,省南繁管理局還加快搭建面向全國的南繁服務信息化平台,指導設立南繁服務站,健全南繁種業CRO服務體系,規範南繁種業CRO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

  隨着CRO模式的不斷規範化、標準化發展,服務應用的場景也在豐富多樣化。如由廣東省科學院和國家玉米改良中心聯合成立的作物育種工程化聯合實驗室,專業提供玉米單倍體工程化育種CRO服務。該實驗室建立標準化的玉米單倍體育種體系,有玉米單倍體誘導、組培、加倍、煉苗和種子繁殖等全過程生産流水線,已為北農聯合體、華農大種業、中國農科院、墾豐種業等30多家科研院企提供玉米單倍體育種CRO服務,節省玉米育種成本超千萬元。

  隨着“南繁硅谷”的加快建設,齊聚南繁基地的科研機構、企業等單位對CRO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省南繁管理局將修訂CRO認定管理辦法,針對各類主體在業務規模、技術水平、人才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結合産業發展需要,分類制定認定條件。此外,我省將鼓勵各市(縣)建立南繁種業CRO儲備庫,加強對CRO主體的引導和培育,做強做精一批南繁種業CRO服務主體,加快培育南繁種業CRO産業生態,推動南繁産業不斷發展壯大。

  當前,海南已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引入23家南繁種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全職引入5名種業領域院士,南繁領域高層次人才1223名,集聚打造了多個育種科研實驗平台,南繁産業及其相關聯企業有2849家。以種業CRO模式為代表的制度集成創新,正在推動海南加快建設“南繁硅谷”。(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慧 實習生 吳琦)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