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7月15日電(記者陳子薇)今年暑假,海南的孩子們有了新去處。
海南省五指山市暢好鄉的愛心託管站中,頭戴黎錦編織頭巾、身着黎族筒裙的黎族民歌代表性傳承人朱燕榮正教孩子們唱民歌《放牛謠》,此時22個孩子也目不轉睛地看著講&上的老師和手中的曲譜。

黎族民歌代表性傳承人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暢好鄉為孩子們授課。新華社發
“老師,您頭上戴的是帽子嗎?”
“不是哦,這是我們黎族的頭巾。”朱燕榮笑着回答。
朱燕榮聽説鄉里有了愛心託管站,馬上報名成為了黎族民歌授課老師,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增添民族色彩。
“我想教孩子們唱黎族童謠,讓他們更加了解本民族文化。孩子們都很樂意學,給他們上課非常開心。”朱燕榮説。
五指山市暢好鄉副鄉長黃璐介紹,愛心託管站平時是農家書屋。班裏的孩子幾乎都是黎族,父母多外出務工或在家務農。有了託管站,有了老師和志願者的暑期安全護航,孩子父母也能安心工作。
“困境兒童、留守兒童是優先照顧對象,在開班前,我們在村裏入戶走訪,希望有條件接送孩子的家長把孩子送來託管站,讓孩子們度過開心、充實的暑假。”黃璐説。
據介紹,為解決家長暑期“看護難”問題,共青團海南省委牽頭,海南省教育廳、民政廳、婦聯等數十家相關單位共同組織建設218個鄉鎮(街道)愛心託管站。
愛心託管站利用校舍、便民服務站、黨群活動中心、青少年宮等場地資源,以“公益+志願”為特色,面向6至12歲青少年,優先照顧城鄉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新就業群體子女,以託管看護為主,同時提供課業輔導、安全自護、愛國主義教育、心理教育、科學普及、文體活動等多元化服務。

志願者在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玉沙社區愛心託管站給孩子上課。新華社記者 陳子薇 攝
共青團海南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愛心託管站是2025年海南省級民生實事項目,從7月7日持續至8月31日,首批惠及近6000名青少年兒童。海南省共青團系統共招募教師、在校大學生、青少年事務社工等1467名志願者,承擔課業輔導、課程教學、心理疏導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