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為期三天的2025年中國航海日主場活動在琼海市圓滿落幕,全球航運界大咖齊聚海南,交流互鑒、調研考察、洽談合作,“向海圖強”的故事不斷書寫新篇章。
主場活動中,高規格論壇、研討、交流等18項相關活動舉行,130多位權威專家和管理部門、企業代表圍繞主題,聚焦綠色航運、新能源船舶、船舶溫室氣體低(零)碳排放等話題發表演講,提出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推動航運業智慧、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和建議。
航海日活動組委會發起2025年“中國航海日”博鰲倡議,號召航海業各有關單位和全體從業人員,共同書寫航運綠色低碳智慧發展新篇章,為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而努力奮鬥。
主場活動期間,有一幕場景讓人動容:千年之後,新時代的“更路簿”和海南古老的更路簿無聲對話。
琼海老船長黃家禮,其家族從事漁業生産400餘年,一代又一代把經驗集納、整理最終凝聚成《駛船更流簿》抄本。在沒有導航、沒有衛星、駛着木帆船出海的年代,更路簿就像是現在的地圖導航,指引世世代代的漁民耕海牧漁。
新時代的AI“更路簿”來了。自主航行、自動靠泊……全球首艘智能研究與教學實訓兩用船“新紅專”輪靠泊琼海市龍灣港,成為熱門的網紅科普打卡地,不少老漁民和年輕一代的漁民登船沉浸式體驗,感受到我國航海技術的巨大變化。
中國航海日為海南帶來了一座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博鰲數字館。該館實體位於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展廳依託先進的數字化展示和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方式,以古今相望為脈絡,展示中國航海從1405年鄭和寶船到2025年智能巨輪的文明接力。
此外,活動期間,鄭和研究會與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啟動“和禮”文化項目,將通過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重點面向東盟國家講好“和禮”背後的中國故事,生動詮釋“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的中國智慧。
主論壇會場外,更多展示推介活動接連舉行。海口、儋州、琼海等沿海城市開展專場推介會,差異化展示城市特色和優勢,精準開展産業鏈招商引資,簽約了一批投資合作戰略協議,為海南自貿港航運産業向新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曹馬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