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琼海以實招整治作風促發展
放心種,農田喝上“解渴水”
“大路村、江湖村等經常受水庫水位下降影響,如果遇上乾旱天氣,就會對農作物灌溉産生很大的影響。”近日,琼海市大路鎮黨委通過徵集意見箱,收到當地群眾反映的水利設施老舊、水渠不通問題。
隨後,大路鎮立即行動,由鎮領導挂點督辦,抽調鄉村振興、農業、水利等部門骨幹組建黨員先鋒隊,展開蹲點調研、走訪座談。最終,通過調用抗旱資源、引入幫扶資金新建2座電灌站引深水“解渴”,並配合市水務部門清淤疏浚8公里渠道,有效破解了困擾村民的種植難題。
這是琼海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過程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發展堵點,動真格、求實效的一個縮影。自學習教育啟動以來,琼海主動將“六個堅決避免”集中整治機製作為突破口,以實招整治作風促發展。
工作專班直插項目建設一線。“企業用地解決了嗎?”“拆遷進展如何?”……在富海産業園區,專班工作人員了解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難題,力求精準“把脈”。
同時,面向社會特別是各類經營主體,公開徵集幹部作風、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方面問題線索,已轉交督辦56條。
為確保查擺問題不浮於表面,琼海着力打通“最後一公里”。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可能存在“怕揭短”的思想顧慮,由學習教育專門工作力量下沉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和企業車間,用方言講解問題清單,引導幹部群眾“自己找”“互相評”,推動問題形象化、具象化。針對梳理出的突出問題,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深入一線,將問題查擺與中心工作捆綁,推動解決園區徵地拆遷、海水養殖提升、垃圾堆放處置等難題。
開門整治貫穿學習教育的始終。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被全盤接收、逐一列入清單和整治&賬,形成整改倒逼機制。
學習教育的成效不僅體現在“當下改”,更着眼於“長久立”。琼海堅持“邊查改、邊總結”,緊盯幹部作風、民生短板、高質量發展重點,對查擺出的傾向性問題和制度薄弱環節精準起底、舉一反三。目前,全市各鎮區各部門各單位已先後新&&規章制度72條,修訂完善101條。比如,龍江鎮結合巡視巡察和蹲點調研基層難點,聚焦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等群眾痛點,制定多項整改措施。(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博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