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口6月26日電(張瑜)據6月26日海南省新聞辦舉行的海南自貿港第二十批制度集成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消息,海南省委深改委暨自貿港工委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新一批海南自貿港製度集成創新案例。此次發布的7項案例首創性強、集成性高、涉及面廣。截至目前,海南已形成20批共166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
第一項案例是“五互一共”國際化人才培養新模式。這項案例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為平台,因地制宜搭建“一體兩翼”組織管理架構,構建一體化服務管理體系。充分發揮中外高校集群化、融合式辦學優勢,創新“大共享小學院”教育資源和空間資源集約化辦學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中外互鑒、學科互融、文理互通、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管理共商的“五互一共”人才培養體系,有力推動國際教育消費回流和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
第二項案例是疑難複雜營商環境問題法治會診解決機制。這項案例依託12345政務服務熱線建立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構建起全省統一的全量營商環境問題受理、核實處置、法治會診、跟蹤監督和回訪評價體系,以法治會診破解營商環境深層次堵點卡點,形成服務企業全鏈條響應和全周期管理閉環,為打造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和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海南12345熱線標準化建設成果入選“全國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和“2024年全國數字政府標準案例50強”。
第三項案例是放心消費“在線承諾+動態星級”服務。這項案例在全國率先推行放心消費“在線承諾+動態星級”服務新模式,制定放心消費單位管理辦法和地方標準,建設“放心消費在海南”智慧監管系統,在全省廣泛開展“放心消費在海南”活動,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助力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該創新舉措入選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優秀實踐案例。
第四項案例是創新境外特殊食品進口使用路徑。這項案例通過部省聯動、部門協同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探索境外特殊食品進口使用制度改革創新,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海南自貿港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系統構建監管服務配套制度,建立全國首個臨時進口使用特殊食品審評審批體系,建設進口使用特殊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創新進口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文標籤印製管理機制,開闢了我國進口使用境外特殊食品新路徑。
第五項案例是醫保基金結算醫藥貨款省級全域直付。這項案例在全國首創省級統籌下的“醫保基金-醫藥企業”直付通道,建立了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醫藥貨款結算機制,完善藥械採購全鏈條管理,率先將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範圍從集中帶量採購的藥品、耗材拓展到在省醫藥採購平台採購的所有藥品、耗材,有效破解醫藥貨款拖欠問題,降低醫藥企業運行成本。該創新舉措得到國家醫保局的充分肯定。
第六項案例是“零關稅”進口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服務創新。這項案例聚焦服務保障“零關稅”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政策落地,創新監管服務模式,率先探索研發園區“政策准入-通關申報-臨床使用”全鏈條區塊鏈存證追溯系統,打造“單一窗口”與海關係統無縫對接的醫療特區監管平台,構建多部門協同推進工作機制,推動“零關稅”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政策快速落地實施,促進海南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
第七項案例是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標準+服務”體系。這項案例以黎族苗族文化為主題的5A級旅游景區為實踐平台,通過立法支撐、建立規範、創建載體,在全國率先構建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標準+服務”體系,為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2024年1月,該創新項目被國家標準委列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範,打造了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類服務業標準體系;2024年9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入選中宣部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
中共海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常務副主任關繼榮&&,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今天的海南自貿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改革賦能、創新發展。海南將不斷深化制度集成創新,接續推出更多標誌性、引領性強的改革創新成果,助力封關運作“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