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口4月4日電(楊冠宇 叢高 於乃晗)4月3日13時許,裝載着17萬尾章雄魚苗的“第六十一若宮丸”號日本籍魚苗船從海南陵水新村港外錨地啟程,駛向日本那霸。這也標誌着2025年海南海運活體魚苗出口貿易拉開序幕。

接到該魚苗船入出境預報後,海口&&境邊防檢查總站三亞邊檢站優化勤務模式,主動靠前服務,創新構建“全鏈條護航”服務體系,通過“無紙化申報”提前24小時完成船舶資料數字化核驗,並根據魚苗出口企業實際需求將辦檢窗口前移至海上作業區。

針對魚苗船裝載數量多、作業時間長、查驗要求高等特點,該站加強同海關、海事等部門聯動協作,提前制定專項聯檢工作方案,保障裝載作業與聯合查驗同步開展,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為降低魚苗出口企業運營成本,減少魚苗船通關等待時間,我們通過船舶網上預報預檢、入出境手續一次性辦結等措施,進一步簡化查驗程序,確保魚苗船實現‘即裝即走’。”三亞邊檢站執勤二隊隊長黎永善説。

據了解,每年3至6月是海南魚苗出口旺季,海南島周邊海域水質良好,十分適合章雄魚苗的繁殖。隨着近年來市場需求量的增加,海南水産苗種企業也加大魚卵生産、種苗繁育、種質資源引進等方面的投入,不斷擴大魚苗出口貿易規模。“預計我們公司今年會有10船魚苗發往日本,大概有20萬尾,總貨值將超過500萬美元。依託海南優越的自然環境,章雄魚苗的成長周期短、品質高,成活率也有保障,受到了日本企業的青睞。”三亞添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翁育娟説。
近年來,海南堅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的發展戰略,奮力打造自貿港“藍色糧倉”,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産業基礎。在魚苗出口貿易持續增長的帶動下,海南正加速探索“科研+産業+貿易”融合發展新模式,持續推動水産種苗産業向高端化、綠色化、國際化邁進。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