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儋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那大洋浦企業群眾異地辦事無差別辦理
儋洋通辦:就近辦,都能辦
“以前辦事時常需要帶着材料‘兩頭跑’,如今在那大和洋浦都能辦了!”近日,談起儋州市營商環境的變化,海南椰容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先華高興地説。
以往,公司設在洋浦的夏先華到那大鎮的部門辦事,單程花費1小時。如今,辦事部門也設在了洋浦,距離公司僅有幾分鐘車程,“雙城”辦事帶來的不便被消解了。這背後得益於儋州持續推行“儋洋通辦”,實現那大洋浦兩地企業群眾異地辦事無差別辦理。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儋州堅持以經營主體需求和群眾滿意度為導向,凝心聚力推進營商環境“一號工程”,加快優化政務服務體系和市場環境,推動政務服務高度數字化和智能化,服務體系和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構建能辦事、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服務體系,全力打造“萬般解釋,不如一個解決”的營商品牌。
路程短了:那大洋浦都能辦
“各位企業家、市民朋友:儋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已實現政務服務事項那大、洋浦政務大廳無差別受理,可以選擇就近政務大廳辦理業務,無須儋洋兩地辦理、折返跑……”在儋州政務服務中心那大、洋浦政務大廳內,一塊“溫馨提示”牌格外醒目。
“平時不覺得,一旦要辦事交材料時,就覺得那大和洋浦離得好遠。”洋浦政務大廳內,正在辦理審批事項的儋州市民陳先生説。那大和洋浦相隔約1小時車程,以往大部分政府部門設在那大城區,洋浦企業群眾辦理業務需往返奔波。
“以前辦理施工許可、立項手續等,都需要專程跑一趟那大,不太方便,現在只在洋浦就能辦好。”海南銘向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隋婷婷説,有時審批部門還會主動&&企業,預先提醒企業辦理相關手續。“政府的貼心服務,讓我們感受到儋州營商環境在不斷優化。”隋婷婷説。
企業辦事的時間縮短了,效率更高了。“我們還上線了‘企業點單 政府跑腿’小程序,企業僅需要在小程序裏填寫幾項簡單的信息,即可享受上門服務。”儋州市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張振華説,如今各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僅是“店小二”,還當上了“跑腿小哥”。
據統計,住房保障、殘疾人服務、法律服務、就業服務等部門陸續進駐儋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其中那大政務大廳進駐率94%,洋浦政務大廳進駐率97%。儋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儋州聚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若干措施》,推出“政企面對面”“集中服務日”“有事來找我”“辦事不跨區”等一系列舉措,15個重點涉企服務部門在洋浦辦公或設立辦公點,將企業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200名處級包聯員轉化為幫辦員、代辦員、導辦員,推行“儋洋通辦、多點可辦、因需代辦、主動領辦”,總體上解決企業“兩地跑、多頭找”問題。
跑動少了:鄉鎮也能就近辦
家住儋州白馬井鎮英豐村的10歲男孩小樂(化名)患有智力殘疾,家人打算為其辦理殘疾證。過去,殘疾證辦理手續較為複雜,殘疾人本人或家屬需要多次往返位於那大城區的該市殘聯和政務服務中心提交材料,很不方便。
“現在,辦理殘疾證只需要到所屬鄉鎮的便民服務中心就可以提交材料,不需要老跑那大了。”儋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社會事務綜合窗口工作人員邱靜玲説,殘疾人本人或家屬最多只需在領取證件時“跑一次”,“如果他們不方便,我們也會提供郵寄服務。”
2024年以來,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儋州市殘聯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重要抓手,持續深入推進殘疾人服務“一件事”,整合優化有關審批事項、審批流程,殘疾人在網上即可自主辦理殘疾人證、“兩項補貼”申領、殘疾人就業幫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等4大類共10個事項,並在19個鎮(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設立受理專窗,配備低位服務設施,安排專人在窗口幫助申請人辦理,實現了服務流程的“一窗受理、一次辦結”,方便特殊人群就近辦事,減輕跑辦負擔。
除了特殊人群辦事少跑路、不跑路,儋州還選擇與企業群眾生産生活關係密切的重點、高頻事項,推行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截至2024年底,儋州零跑動可辦率為98.16%。
2024年12月27日,一場特殊的集市在儋州白馬井鎮新馬社區熱鬧“開市”,來“趕集”的人絡繹不絕。特殊在哪?這是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舉辦的“儋州營商集市”,集市上賣的不是商品,而是送到“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當天,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公安局、人社局、醫保局等部門工作人員在新馬社區擺放“服務小地攤”,將涉及民生類政務服務事項的宣傳冊、在線辦理指導等送到“候鳥”老人和社區群眾身邊,現場為他們演示如何使用“海易辦”APP、微信小程序等進行業務事項辦理,得到現場群眾的廣泛好評。
“我過來諮詢社保、醫保相關的問題,工作人員回答得很專業,我們想辦理的業務、想了解的問題在這個小攤位上都解決了。”新馬社區居民劉康對該集市讚不絕口。
2024年以來,儋州開展全省首個大型“營商集市”活動,把政務服務從辦事大廳延伸至市集、社區和商圈,將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服務窗口搬到“家門口”,變“坐等上門”為“下沉服務”,在惠企便民中實現政務服務“零距離”。
效率高了:政務服務更暖心
從只能在那大辦,到那大洋浦都能辦,再到服務送到“家門口”,企業群眾辦事距離一步步被縮短,便利化、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儋州全面推行“儋洋通辦、多點可辦、因需代辦”制度,實現企業群眾在全市範圍無差別辦事。
近年來,儋州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致力於讓政務服務更暖心、企業服務更貼心。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統籌全市場景建設和法定、減負、增效的服務管理改革,儋州市應急管理局、旅文局、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單位積極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減少檢查次數近90%;洋浦海事局推廣集裝箱液袋海運安全監管全覆蓋模式,累計節約企業運輸成本840萬元;洋浦海關創新運用進口水泥智慧商檢採信通關模式,壓縮通關時長近90%……一項項創新舉措,是儋州推進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的一個個縮影。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沒有休止符的系統工程,我們聚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圍繞‘三個維度、五大環境、三個目標’研究制定了針對未來3年的《儋州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負責人介紹,該方案從企業、公民、政府3個視角出發,構建了一套系統科學、可量化的指標體系,涵蓋“構建親清、便利的政務服務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的市場環境”“推動生産經營要素降本增效”三大板塊,重點聚焦提升要素、政務、市場、法治、創新等五大環境,鍛長板、補短板。特別是更加注重經營主體發展所需所感和群眾生活生産所盼,創新一批有實效、受歡迎的營商制度,孵化一批助力企業、服務群眾的創新品牌,以營商之優建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投資目的地,促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服務體系和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打造海南自貿港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推動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能辦事
目前,住房保障、殘疾人服務、法律服務、就業服務等部門進駐儋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其中那大政務大廳進駐率94%,洋浦政務大廳進駐率97%
好辦事
2024年以來,儋州持續深入推進殘疾人服務“一件事”,整合優化有關審批事項、審批流程,殘疾人在網上即可自主辦理殘疾人證、“兩項補貼”申領、殘疾人就業幫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等4大類共10個事項,並在19個鎮(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設立受理專窗
快辦事
推行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截至2024年底,儋州零跑動可辦率為98.16%
製圖/楊千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