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互通立交全線通車-新華網


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互通立交全線通車

2025-02-17   08:19:22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近日,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互通立交全線通車。 袁運 攝 

  原題: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互通立交全線通車——

  為發展鋪路 為生態“築路”

  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改建項目互通立交(以下簡稱互通立交)近日全線通車。通車後,昔日被路網割裂開來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以下簡稱科技城)連通無阻,“雙港雙城五組團、一河六湖數溪連、百村千頃南繁科技田”網絡空間格局初見雛形。

  曾經,將城一分為二的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道路(以下簡稱G98高速)困擾着園區發展。

  “路兩側的科研機構、企業、居民往來辦事、交流,工程車輛往返兩地運輸等,都需要繞路上下高速,不僅耗時,也存在安全隱患。”科技城管理局戰投部工作人員鄒浩透露,原有的路網設計導致了港口路、崖城大道、國道G225、1號路、西線鐵路、G98 高速相互交叉,交通組織混亂、通行效率低,無法滿足未來區域交通發展的需要。

  因此,G98高速的改造變得十分迫切。“科技城計劃打造‘雙港雙城五組團、一河六湖數溪連、百村千頃南繁科技田’的網絡空間格局。‘雙港’即南山港和中心漁港,‘雙城’即崖州灣科技城(重點片區)和崖州古城,‘五組團’包括梅山山海公園組團、保港科技預留組團等。”科技城管理局規建部部長李永亮説,G98高速改造後,可以釋放地面空間,實現地塊溝通,促進組團發展。

  細看科技城控制性規劃,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發現,整個科技城核心區分為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各城配套生活配套設施、企業孵化及公共服務平台分組團式獨立發展,園區“綠芯”、科技城公共服務核心布局在兩城交匯處,如將G98高速進行“路改隧”,則能夠有效促進“雙城”的聯通和聯動,推動生産、生活、生態相融。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最終決定實施互通立交。”科技城管理局戰投部部長鐘濤説,該項目總投資約44億元,起點位於崖城大道互通立交最東側,終點位於寧遠河大橋東側,改建路線全長6.4公里,其中改建隧道長約4公里,同步改建崖城互通。

  當下,記者驅車行駛在互通立交,道路兩側的科技城CBD火熱建設。往東西方向次第興起的科研配套,依海而建的商業配套和公園綠地……以互通立交為基礎設施配套支撐的崖州灣畔,正崛起海南自貿港科創高地和未來産業重地。

  “園區規劃時將科研項目放在了‘二線’區域,作為産業發展的有力支撐。互通立交的兩側‘黃金地’,主要為商業用地,將打造整個灣區未來的CBD。”李永亮説,互通立交建成投用,兩側的32個地塊價值凸顯,吸引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進駐。

  “2024年中種集團新總部大樓建成投用,圍繞創新鏈引領産業鏈,在海南持續創新項目組織新模式,打通成果轉化新路徑,已成為海南省規模以上企業中研發投入唯一超過1億元的種業企業;推進12家生態圈主體落地海南,種業産業集群已見成效。”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應敏傑説。

  互通立交,不僅為發展鋪路,也為生態“築路”。

  俯瞰隧道之上,園區因地制宜地建設了科技城中央公園,猶如一條飄動的綠絲帶。綠染崖州灣,彰顯了科技城生態立園的發展理念。

  “互通立交4公里長的隧道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是整個灣區的中央景觀綠軸。”李永亮説,圍繞這條綠軸,園區規劃建設了多個綜合性公園,按照社區分佈規劃口袋公園,總體形成“300米進公園、一公里進綠廊、三公里抵山海”的綠地公園體系,布局了15分鐘步行可達工作地點、10分鐘可就醫就學、5分鐘可幼托游憩的公共服務網絡,打造宜居宜業的科創高地。(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媛艷)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