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萬寧山根鎮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黨員“小積分”換來鄉村“新氣象”
“生病這事就怕萬一,你是家裏頂梁柱,400塊錢也是買份保障。”近日,萬寧市山根鎮排溪村黨員孫發美來到&&群眾戶陳澤家中耐心宣傳政策。該戶家庭往年只繳納兒女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孫發美通過多次進群眾家門,成功發動了陳澤全家5口人繳交基本醫保。
除了孫發美,排溪村全體黨員也紛紛到各自&&的群眾家裏“嘮嗑”,有效宣傳了各種惠農政策。
當地黨員比以往更愛上門走訪群眾,與山根鎮今年全面推行“黨員積分制”有關。它有7項基本積分指標,其中一項便是每月至少進&&戶家門一次,可記2分。
山根鎮副鎮長徐林琳説:“在制度推動下,黨員經常去群眾家裏聊聊家常,既能了解情況、解決問題,也可激發群眾與黨員之間認同感和親切感。”
在山根鎮各村公告欄上,能看到每月更新的黨員積分統計表,表中可看到普通黨員和流動黨員分開統計排名。
流動黨員一直是黨員管理的難點問題。山根鎮創新地將普通黨員和流動黨員分開評議,鼓勵流動黨員主動參與流入地黨組織生活。
今年“摩羯”颱風過後,山根村在外務工的流動黨員黃雲清便依託海口市龍華區金宇街道辦黨支部,參加了2天復工復産清理垃圾的志願服務,獲得了加分。
一項“黨員積分制”,讓山根鎮黨員都積極“動”了起來。
記者翻閱黨員積分管理規則表看到,當地“黨員積分制”具體分為“7+N”,“7”為黨員常規積分,由“黨建七個一”引申成為黨員需完成的7項常規工作:即每月參加一次黨員大會、參加一次黨小組會、參加一次黨課、參加一次集中勞動、繳納一次黨費、進一次群眾家門,每季度一次承諾踐諾。
“這實際上是黨章內規定黨員須履行的義務。”徐林琳介紹,“黨員積分制”既不是推倒重來,也並非另起爐灶,而是將黨員義務的內容清單化,“簡潔明確、務實管用”。
此外,在常規積分基礎上,山根鎮還將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的N種表現作為先鋒積分指標(包括正向激勵加分和負向激勵扣分),構建出了“7+N”黨員積分指標體系。
在“黨員積分制”實施後,大家參與黨組織活動的積極性普遍提高。例如,多扶村黨支部無職黨員積極參加環境衞生整治提升工作,助力該村在村級環境衞生評比中連續三次拿到第一名。
有了黨員積分,也極大方便了黨員的管理。“就拿每年的民主評議黨員來説,現在參考積分排名,評議結果更能服眾,解決了以往模糊評比問題。”徐林琳説。(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博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