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種子大會:“新奇特優”“尖端技術”催熱種業國際合作-新華網


亞洲種子大會:“新奇特優”“尖端技術”催熱種業國際合作

2024-12-04   16:46:13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新華社三亞12月4日電(記者趙穎全、羅江、陳子薇)正在海南三亞召開的第29屆亞洲種子大會人氣持續走高。從會議室、洽談區到展示區,各國參會企業代表密集交流,爭分奪秒挖掘商機。其中,一批“新奇特優”産品、尖端技術裝備脫穎而出,促成一項項合作落地。

  葉片呈墨綠色、褶皺密布的皺葉菜,連日來吸引了各國外商駐足品嘗。這個新品種蔬菜維生素C含量很高,富含葉酸、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還能“一菜多吃”,不僅嫩葉能食用,老葉可用於榨汁或製作蔬菜粉。

12月3日,武漢亞非種業有限公司展示的皺葉菜産品。新華社記者 羅江 攝

  5年來,武漢亞非種業有限公司選育出10多個皺葉菜品種,並從中選擇性狀最穩定、商品性最好的進行推廣。“這次參會是為了尋找合作夥伴,希望同步拓展海內外市場。”該公司生産部經理廖建橋説,他已收到多國企業邀約,將深入開展合作洽談。

  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理事長、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應敏傑説,近年來中國種業企業開展的對外貿易中,涉及的品類、品種越來越豐富。在進口方面,越來越多“新奇特優”品種的引進豐富了餐桌,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出口方面,除了具有優勢的雜交水稻外,特色經濟作物的種子出口也穩步增加。

12月3日,大會上創意展示的十字花科蔬菜新品種。新華社記者 羅江 攝

  新品類蘊含廣闊商機,傳統品類通過更新迭代不斷拓展市場。連日來,中國種子集團展示的耐高溫、高産穩産的水稻品種“荃優607”,以及口感脆嫩、易於加工的散花型西蘭花“婉翠”等産品吸引大量國外客戶駐足諮詢。

  中種集團旗下的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菲律賓、越南、孟加拉等亞太國家建立了完善的水稻品種試種與篩選體系,每年分別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1到2個新品種。

  “這些資源優勢確保我們能夠為亞太地區農業提供高質量、適應性強的創新解決方案。”荃銀高科副總經理儲琳峰介紹説,公司重視本土化育種研發,針對不同國家的種植條件、市場需求推出針對性産品,在米質、抗逆性、生育期等方面各具特點。

  圍繞“新奇特優”品種,一項項合作正在落地。與此同時,大會展示的新裝備、新技術也成為關注焦點。

12月3日,與會嘉賓在洽談區洽談合作。新華社記者 陳子薇 攝

  在大會開幕式上,亞太種子協會主席馬尼什·帕特爾在演講中拋出這樣的問題:“將100萬美金投資農業,如何在5年內合理分配資金,盡可能提供更多食物並實現收益最大化?”基於提前輸入的各類大數據,大屏幕上的“AI農場管家”迅速對比分析了水稻、玉米、小麥、蔬菜四類作物,並給出了最優方案。

  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席捲農業領域,全面賦能科研、生産和經營管理環節效率提升。大會期間,奧地利的溫特斯泰格公司展示的小區育種智能化裝備引起參會嘉賓廣泛關注。相關設備能夠自動計算作物株距和農藥、殺蟲劑施放量,並配合GPS技術實現自動化作業。

  面對人口增長、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亞太各國參會嘉賓期待加強種業創新合作,共同守護糧食安全。荷蘭盈可泰公司全球市場經理羅布·普朗克説:“沒有全球合作就不可能有優質的種子,我們需要開展種質資源和育種技術的跨國、跨地區交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大會召開前夕,由先正達中國、中國種子協會等單位聯合編寫的《2024年現代種業産業鏈藍皮書》正式發布。藍皮書指出,國際合作有助於各國引進更多優質育種材料和先進技術手段,優化種質資源利用,強化育種創新體系,持續提升和更新品種,提升農業自主保障水平。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