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亞11月23日電(記者黃耀漫、王春燕)有個“四字項目”,比賽內容是向上爬,評判標準是看誰爬得快。這個項目是什麼呢?

11月23日,上海隊選手韓東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很多人心裏立刻跳出速度攀岩這個回答,但人們可能忘了,還有一個“很海南”“很民族風”的比賽項目,也具備這兩個特點,它就是首次出現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的攀椰競速。
正如同速度攀岩,攀椰競速的規則也很直接明了:運動員在9米(女子為7米)的天然椰子樹或倣真椰子樹上攀爬,參賽選手自選攀爬姿勢,爬到椰子樹頂端並觸碰計時按鈴,用時最短者獲勝。
“無論是(速度)攀岩還是攀椰競速,都需要極大的爆發力和力量儲備。”來自雲南代表隊的怒族選手白玉美本就是一名攀岩運動員,一體驗攀椰競速,立刻就發現了兩者的共通之處。

11月23日,海南隊選手曾祥天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正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攀椰競速項目格外吸引眼球。
速度攀岩比賽採用的是男女通用、全球統一的15米高賽道,賽道上的攀爬線路完全相同。比賽時兩條賽道並置,兩兩對決,誰快誰贏,勝負常在一瞬間。巴黎奧運會上,美國選手沃森以4秒74的成績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男子速度攀岩世界紀錄,女子紀錄則是由波蘭選手米羅斯瓦夫創造的6秒06。
在攀椰競速中,雖然沒有對決環節,但比賽同樣十分刺激。攀椰競速項目裁判員李岩&&,運動會中所用的倣真椰子樹高度和直徑都已經標準化,比賽不僅考驗選手的體力、協調性,對心理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1月23日,觀眾在現場觀賽。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賽場上,幾棵筆直高聳的倣真椰子樹頂端懸挂着計時器。計時鈴聲響起,運動員們箭步衝刺,輕快地躍上樹榦,手腳並用奮力向上攀爬,動作流暢而快速,在短短幾秒鐘內便登頂完成挑戰,引來觀眾的嘖嘖稱讚。
與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速度攀岩相比,攀椰競速更大眾化也更具趣味性。在海南,椰子樹是最常見的樹,徒手爬樹摘椰子是海南當地群眾傳統的勞作場景,後來發展為民間喜聞樂見的“摘椰子”比賽活動。從2008年起,攀爬椰樹被列為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節慶活動的體育比賽項目,開始從民間活動走向體育競賽舞&。2010年,攀椰競速首次被列為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如今,攀椰競速不僅是一項趣味盎然的民間活動,也成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它吸引了各行各業的人們前來參與。有對此充滿好奇的體育教師,有從小就愛爬樹的消防員,也有剛成年的大學生。
今年15歲的黎族姑娘朱夢丹是攀椰競速項目海南代表隊年齡最小的選手。“小時候經常爬檳榔樹和椰子樹,感覺挺有趣的。”她説,沒想到自己兒時和同伴們一起玩的游戲竟然能成為一項全國性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希望這個項目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