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部署會現場。新華網發
11月1日,由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的“實踐十九號衛星返回後海南搭載荷載交付儀式暨後續育種工作部署會”在海口成功舉辦。此次會議旨在對後續育種工作進行部署,並將航天種子交付於23 家航天育種單位代表。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育紅在充分利用好空間育種材料,加快育種創新步伐等方面提出三點工作意見。一是科學編制方案,開展好返回育種材料的培育、檢測、篩選和鑒定工作;二是強化科技創新,加快培育高産、優質、抗逆的“當家品種”,將具有優質、高産、早熟、多抗性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申請國家或省級品種審定,並儘早推向市場;三是打造育種品牌,深化“向種圖強”“向天圖強”融合,探索建立起一條加速南繁育種的新發展途徑,形成“航天+南繁”海南新名片。
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張如生介紹,實踐十九號衛星是國家航天局批復立項的我國新一代可重復使用返回式衛星,工程目標是研製和發射技術試驗衛星,打造高性能可重復使用返回式空間試驗平台。按照《實踐十九號衛星工程海南空間育種載荷實施方案》要求,海南實踐十九號衛星工程載荷工作組部署海南省50公斤空間育種載荷的組織管理、徵集遴選、科學研究、跟蹤評價和成果評估等工作。2024年9月27日,實踐十九號衛星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搭載了海南篩選的50公斤植物種子,涉及水稻、玉米、火龍果、西番蓮等約60個品類。10月11日10時39分,實踐十九號衛星順利返回地球。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吳黎明&&,通過此次航空育種,海南有望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質種質資源,提升種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海南的種質安全和糧食安全做出積極貢獻,將有助於海南農業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夏菲 羅淑淇)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