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列為“極危”物種
一度瀕危到只剩下7至9隻
也被稱為“人類最孤獨的近親”
10月24日是國際長臂猿日
一起來到海南熱帶雨林
了解中國特有物種——海南長臂猿

頭戴一頂“小黑帽”
是海南長臂猿的獨特造型
它們剛出生時毛髮為金黃色
三個月左右逐漸變黑
成年的“男士”通體黑色
“女士”則全身金黃
直到老年,“女士”才變回灰黑色

它們是典型的“吃貨”
珍藏着雨林一年四季的美食地圖
以雨林植物的果實、花苞和嫩葉為主食
有時也會食用昆蟲和鳥蛋
補充高能量蛋白質

長期在樹上生活,它們還是“雜技高手”
可以輕鬆從一棵樹上騰躍到另一棵樹上
最遠飛躍距離可達15米
轉體、倒挂、大迴環……
這些高難度動作都是它們的“拿手好戲”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以來
海南長臂猿得到前所未有的嚴格保護
生態搬遷、小水電站清退、人工林處置……
海南長臂猿重新成為雨林的主人
近年來,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如今已達到7群42隻

海南熱帶雨林是中國分佈最集中
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
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
是島嶼型熱帶雨林的代表
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
和海南島生態安全屏障
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保護意義

作為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
海南長臂猿的生存狀況
直接反映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
保護它們就像撐開了一把“保護傘”
間接保護了生活在海南熱帶雨林的其他生物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範圍內
有野生脊椎動物651種
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34種
有高等植物4367種
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49種
2019年來公園範圍內發現新物種達75種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建設
促進了雨林萬物共生共榮
記者:羅江、趙玉和、蒲曉旭、黎多江
素材來源: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
新華社對外部、海南分社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