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展,正式亮相!-新華網


國內首展,正式亮相!

2024-09-28   12:36:41
來源:新華網
字體:

隱入海底1500米的古老沉船

藏着多少秘密?

沉睡500多年的“深藍寶藏”

又會給大眾

帶來怎樣的震撼?

 

9月27日

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

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

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正式亮相

此次展覽

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調查的成果專題展

更是國內首展

在深海1500多米

沉睡了500多年的

400余件(套)出水文物

首次公開亮相

 

這其中

有一些精品展品千萬不能錯過

 

1

它們是“海上絲綢之路”見證者

 

此次展覽最矚目的展品是

琺華彩瓷器

總共有13件(套)精品展出

琺華彩瓷器。李濱 攝

目前

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的琺華器

多為傳世品

考古發現的琺華彩瓷器

十分罕見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上的

琺華彩瓷器

常見梅瓶和大口罐

紋飾以蓮池紋、折枝牡丹紋

如意雲頭紋和瓔珞紋為主

釉色晶瑩

造型典雅

作為我國沉船考古中

首次發現的琺華器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

直接證明了明代中期

景德鎮琺華器曾作為商品對外銷售

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2

它揭開了南海沉船的身份之謎

 

這次展覽中

還有一件重磅展品

“丙寅年造”款紅綠彩碗

碗內底部

繪有紅綠彩繪仙人醉酒圖

外腹部

有紅綠彩繪嬰戲紋

每一筆每一劃

都透露出古人的浪漫

最重要的是

碗外底以紅彩雙方框寫着的

“丙寅年造”

它為解開沉船年代謎團

提供了關鍵線索

 

考古專家稱

這是明確沉船貨物年代的

極為重要的依據

 

據推算

丙寅年是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

紅綠彩碗的發現

證實了一號沉船屬於明代正德時期

 

根據出水文物來看

“一號沉船”大概處於

明代中期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

“二號沉船”大概是

明代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

這次考古發現

充分證明了我國先民

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

再現了明代中期

海上貿易的繁盛景象

 

3

它們是中國深海考古的探索者

 

在考古學中

50米內人工潛水工作為常規水下考古

50米以上

靠載人或無人潛器工作

屬於深海考古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

海底水深約1500米

水溫低、能見度低

加上海底壓強等複雜條件

考古工作難度非常大

必須借助“深海勇士”號

這類國之重器

 這是為深海考古進行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布放

 

由於深海技術的限制

中國水下考古工作很長一段時間

僅局限於水深40米內海域

 

近年來

我國以深潛技術為代表的深海科技

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深海考古也得以迅速發展

2023年至2024年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

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組隊

使用探索一號、二號科考船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對兩處沉船遺址

開展了3個階段的深海考古調查

取得重要成果

 

深海科技+水下考古

讓沉睡在海底數百年之久的寶藏

得以再現世間

中國水下考古曆經30多年春秋

從起步到如今的碩果纍纍

每一步都凝聚着

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心血與汗水

從水下20多米的“南海一號”宋代沉船

到1500米深海的明代沉船

我國終於在南海

叩開水下考古的“深藍之門”

千百年前“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

得以再續

 

這個國慶假期

別忘了去逛一逛

 

願我們都能在探索中

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深海中找尋歷史的足跡

與古人共話

那些曾經的輝煌與夢想

(作者:周慧敏 王雯君 趙剛 馮相華)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