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帶農業技術在非洲“播種”豐收希望-新華網


中國熱帶農業技術在非洲“播種”豐收希望

2024-08-28   17:13:18
來源:新華網
字體:

  這是2023年11月15日,中國專家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為非洲學員講解香蕉種苗標準化生産技術。新華社發(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供圖)

  新華社海口8月28日電 題:中國熱帶農業技術在非洲“播種”豐收希望

  新華社記者羅江、楊冠宇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敬陽日前啟程前往非洲。他將訪問肯尼亞、尼日利亞,與當地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他還將拜訪10年未見的肯尼亞學生米瑪諾·露西,看看這位“得意門生”最新的工作成果,並和她探討在非洲合作進一步推廣脫毒香蕉種苗。

  2014年,米瑪諾·露西來到中國熱科院,進行為期28天的訪問學習。李敬陽作為指導老師,向她傳授了香蕉組培苗繁育技術。回國後,她建立了肯尼亞最大的香蕉種苗組培繁育工廠,為當地農民和企業供應脫毒香蕉組培苗。

  中國熱區小,世界熱區大。特別是非洲熱區,面積是中國的60多倍。多年來持續開展科研創新,中國熱科院誕生的許多熱帶農業技術紛紛“走向”非洲。近10年來,中國熱科院與非洲國家有關機構簽訂了19個合作備忘錄,在非洲推廣了51項新品種、新技術,開展了65期農業技術培訓、培訓了3000多名學員。

  2023年8月在南非舉行的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中方提出“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中國熱科院積極響應,深化對非農業技術合作:赴盧旺達開展熱帶糧食作物種植與加工技術培訓,赴坦桑尼亞桑給巴爾開展熱帶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培訓,前往尼日利亞、坦桑尼亞、科特迪瓦開展木薯等作物科研合作。

  “去年以來,我們啟動了‘助力非洲木薯、香(大)蕉産量倍增計劃’,推動非洲糧食增産。”中國熱科院副院長李積華説。中國熱科院將通過廣泛建立合作示範基地,從品種改良、綠色高效栽培、機械化生産、採後減損及綜合利用等産業全鏈條給予技術支持,幫助非洲提高相關作物單産水平。

  尼日利亞是全球最大的木薯生産國,但由於品種和技術落後,這裡的木薯單産水平較低。今年6月,中國熱科院專家團隊前往尼日利亞,與尼日利亞烏姆迪克國家根莖作物研究所共同成立了“中國海南—尼日利亞烏姆迪克木薯聯合實驗室”,並打造了“非洲木薯産量倍增計劃尼日利亞烏姆迪克示範基地”。

  “與中國熱科院的合作將有助於提高當地木薯産量,改善當地農民的生計。”尼日利亞烏姆迪克國家根莖作物研究所所長切多齊·埃格西&&,雙方將圍繞技術資源、種質資源開展密切合作,並在能力建設方面進行科學交流。

  合作項目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讚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香蕉束頂病重創馬拉維的香蕉産業,使該國從香蕉出口國變成純進口國。2021年以來,聯合國糧農組織“一國一品”倡議在該國落地,並邀請中國熱科院合作。李敬陽和同事頻繁開展線上培訓,指導當地建立了多個香蕉種植示範基地。

  2023年,李敬陽遠赴馬拉維考察,發現基地防控效果非常理想,種植的香蕉不再發病。“離開時當地農民身着盛裝、載歌載舞,把我們圍在中間熱情歡送,讓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他説。

  今年7月,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馬拉維代表處的官員、馬拉維農業部門的官員來到海南,參觀考察了中國熱科院的實驗室、試驗基地,提出要繼續堅持中國的技術和經驗,加強與中國熱科院在香蕉等作物方面的合作。

  李積華説,非洲未來農業發展、糧食增産空間巨大,中國熱科院將繼續推動對非合作平台和網絡的建設完善,深入推進實施“助力非洲木薯、香(大)蕉産量倍增計劃”,並加強對非洲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