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省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一場“跨界”展覽別具一格
琺華彩蓮池紋梅瓶等精美文物的複製品
與“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科考船
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模型
一同現身深海先進技術
暨深海(南海)沉船考古主題展
共同講述深海技術和水下考古跨界融合故事

海洋水下文物遺址的發掘技術難度大、成本高
多年來,由於深海技術的限制
中國水下考古工作僅局限於水深40米內海域
極大地阻礙了中國水下考古向深海的挺進
近年來,隨着以深潛技術為代表的深海科技
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深海考古迅速發展

從水下20多米的“南海一號”宋代沉船
到1500米深海的明代沉船
中國終於在南海叩開水下考古的“深藍之門”
千百年前“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再續
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的“問海之音”得到聲聲迴響
記者:趙玉和 夏天 黎多江
新華社海南分社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