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海南省冬季瓜菜種植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新聞通氣會在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行。據通氣會消息,海南計劃通過3年調整,達到全省冬季瓜菜種植面積保持300萬畝左右,産量在500萬噸以上,總産值力爭達到300億元左右。
海南是全國冬季"菜籃子"主要生産基地,瓜菜産業已成為海南農民經營性收入的主要來源和海南鄉村産業振興、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的支柱産業。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法軍在通氣會上説,為做好海南冬季瓜菜種植結構調整,海南將穩定瓜類面積在153萬畝,增加豆類面積6萬畝,調減椒類面積8萬畝,擴大水果番茄面積達10萬畝。擴大水生蔬菜面積至3萬畝。按照"穩瓜、增豆、減椒和擴種水生蔬菜"原則,優化品種結構,開發推廣特色、優質、抗病瓜菜新品種,豐富瓜菜品類,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此外,海南省還將建設高標準生産基地,推廣科學種植技術。分別在海口、三亞、樂東、東方、澄邁等冬季瓜菜主産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的原則,打造5至10個高標準高起點的生産基地,改善生産條件。打造優質特色瓜菜品種種植展示點,如雞腸椒、抗病優質豐産小番茄、大頂苦瓜、茭白等。大力推廣簡易設施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土壤改良、"稻﹣菜"輪作、"稻﹣菜﹣綠肥"輪作等新技術和新模式,提高産品質量和增加附加值。
孫法軍還強調,要整合省冬季瓜菜産業技術體系、科技小院、一所對一縣、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服務110等科技團隊技術力量開展培訓指導,在瓜菜生産的各個關鍵時期,各級農技人員要深入田間地頭,及時發現和解決瓜菜調整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此外,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處處長楊景在通氣會上説,面對運輸不暢和農産品滯銷等應急時期,今年海南省將增加1萬立方米的移動冷庫,指導農戶和收購商就近使用冷庫儲存農産品,減少損失。(姜雨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