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白沙黎族自治縣啟動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項目。該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稱,2024年項目將以牙叉鎮、元門鄉的2065.1畝農田為試點,實施水稻晚造“全託管”服務。
據介紹,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指的是各類市場化服務主體圍繞農業生産全鏈條,根據産前、産中、産後需要提供的各類經營性服務。白沙地處山區,農田多散落在丘陵、坡地之間,農戶自主種植效率低、成本高。該縣將土地資源整合打包,謀劃開展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項目,有利於將先進的種植資源、農機設備、組織形式引入生産,幫助小農戶解決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幹起來不划算的事。
2024年是白沙啟動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項目的第一年。該縣農業農村局聯合白沙縣鄉村振興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牙叉鎮、元門鄉選取2065.1畝農田,投入資金408.9萬元,建立水稻晚造首個託管示範點。“我們選擇了‘全託管’模式,將耕種、管護、采收等工作全部交給企業負責。”該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解釋稱,項目簽署了保底協議,晚稻收割後,農戶可選擇拿一定量的稻穀,或折算成現金,還可以要求企業在第二茬種植期結束後免費深耕整地,保障群眾的收益,加強農戶參與晚稻種植的意願。(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寧玥 通訊員李亞萍)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