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續推動知識産權轉化運用,年産值上億元地理標誌産品達40件
點“土”成“金” 知産變現
今年6月,海口市琼山區大坡鎮的9000瓶胡椒被打包裝箱後,越洋發往新加坡。
這並不是大坡胡椒的首次“出海”。2023年,大坡胡椒簽下外貿訂單1000噸,海外市場持續擴張。“再加上今年胡椒價格上漲,我們發展胡椒産業的信心很足。”大坡鎮胡椒種植戶陳澤球説。
如此“椒”傲,正是發生在大坡胡椒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之後。
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促進增量、盤活存量之餘,持續推進地理標誌産品標準化工作,加強産品標準、檢驗檢測、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推進地理標誌産品生産標準化、産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地理標誌品牌影響力和産品附加值。
“譬如,海南島鹽、文昌雞、興隆咖啡、儋州粽子、和樂蟹等一批知名産品標準更新發布,橋頭地瓜、福山咖啡等地理標誌産品及用標主體先後完成GAP(良好農業規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ISO9001認證。”省知識産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省知識産權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還進一步凝聚共識,注重整合全省地理標誌資源,融入我省對外宣介、産業招商、節慶消費等重大活動中,讓“土特産”登上“大雅之堂”,助力地理標誌産業發展。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有13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112件地理標誌商標、358家專用標誌用標主體,年産值上億元的地理標誌産品共40件。
點“智”成金的,不僅是地理標誌。
今年7月,一場知識産權政策宣講暨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會在海口舉辦,不少創新型企業與金融機構現場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一個技術含量高的專利、一個信譽良好的商標,蘊含的市場價值不可估量。”該負責人介紹,除搭建線下對接平台,我省還上線了“海南省知識産權質押融資信息庫”,向社會公眾提供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需求信息徵集、金融産品信息推介、政策法規展示等綜合性服務。
今年上半年,全省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金額達13.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6.3%。
為加強知識産權統籌規劃,今年,我省先後印發《2024年度貫徹落實〈海南省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的實施意見〉推進計劃》和《海南省貫徹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的具體舉措》,進一步強化我省知識産權強省建設頂層設計,對專利轉化運用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來自省知識産權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全省專利授權量為6001件,同比增長9.1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255件,同比增長12.76%。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有效發明9129件,同比增長28.09%;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量為8.8件。(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