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我省持續開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
一站式解開企業“千千結”
7月24日晚,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的一片火龍果種植基地,一盞盞暖黃色的補光燈漸次亮起,宛若漫天星光。
“增加夜間光照後,火龍果增産又增收,最近幾個月的産量一直在上升。”眼瞅着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果實挂滿枝頭,海南利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人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樹民喜上眉梢。
然而幾個月前,這裡還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
“除了火龍果需要補光,我們還有一個水果粗加工基地,用電量較大。”李樹民介紹,長期以來,該公司一直與附近農戶共用一個變壓器,隨着基地生産規模不斷擴大,用電緊張的問題日益突出。
除了飽受用電難的困擾,讓他煩心的還有揚塵和缺水的問題。
距離基地不遠處,一條在建中的公路擦身而過。“修路帶來的揚塵問題,嚴重影響基地正常生産。”李樹民説,由於上游引水渠頻頻堵塞,加上高溫天氣持續,該基地生産灌溉用水也無法得到保障。
缺水、缺電、揚塵,這些問題要想挨個解決得費一番功夫。讓他意外的是,諸多煩心事竟被“一站式”打包解決。
今年4月,我省啟動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利人公司通過海南省企業綜合服務平台,“一鍵”提交了上述訴求。接到平台派發的“工單”後,昌江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企業包聯員蘇丹立即與該公司對接,一場現場協調會也很快開到了田間地頭。
在屬地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合“會診”下,當場給出多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公路施工單位增加每日灑水降塵次數,路旁增設限速標誌牌,減少車輛行駛時揚塵問題;組織當地村幹部開展引水渠清淤疏浚工作。
經過降塵、疏渠,揚塵及缺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相較之下,用電問題則稍顯棘手。
“根據相關規定,我省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電報裝可以實現‘零投資’,但該公司預估電力需求300千瓦,需自費新建變電站。”考慮到利人公司處於初創期,這筆費用將較大增加其經營負擔,蘇丹決定,繼續尋找問題解決的“更優解”。
“周邊企業也存在用電難的問題。”“是否可以由政府出資,新建變電站供他們共用?”經過多部門的走訪摸排、溝通協調,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最終形成:將新建變電站項目納入該縣鄉村振興基礎設施項目庫,既不增加利人公司經營成本,也一次性解決了多家企業用電難的共性問題。
7月初,這座新建的300千瓦變電站正式投入使用。
“不用擔心用電問題後,我們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擴産了。”李樹民説,得知該公司計劃引進一條水果凍幹生産設備後,縣營商環境建設局聯合縣市場監管局主動上門提供業務指導,幫助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拿到了食品生産許可證。
至此,利人公司的訴求全部得到解決。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這是包括利人公司在內,不少企業的共同感受。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省“線上+線下”齊發力,企業既能線上“吐槽”並實時查看問題解決進展,企業包聯員也可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持續精準有效推動解決企業訴求問題。
“企業反映的原則性政策建議和共性問題將被納入‘問題庫’,經專題調研後,會形成‘一類問題’的處理措施和長效機制。”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以海易辦“企業綜合服務平台”為載體服務企業,截至目前,各市縣黨員幹部已結合企業訴求走訪企業916家,收集問題1015個,已解決771個,解決率達75.96%。(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