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個智慧梁場落戶洋浦疏港高速項目-新華網


海南首個智慧梁場落戶洋浦疏港高速項目

2024-07-24   08:32:14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造橋也能“搭積木”施工跑出加速度

  海南首個智慧梁場落戶洋浦疏港高速項目

  在工廠提前預製,到工地搭“積木”,裝配式建築常見於房建工程。7月23日,海南首個智慧梁場落戶洋浦疏港高速項目,現場流水線造“積木”,讓造橋也能“搭積木”。

  走進洋浦疏港高速SG02標段工地,這個毗鄰松林互通的智慧梁場“真容”映入眼簾:一個藍色的大型鋼結構廠棚中,半成品堆放、鋼筋綁扎、橫移&座及內模拼裝、混凝土澆築、智能蒸養、自然養護、張拉壓漿和存梁等多個功能區有序排列,工序類似汽車流水線生産模式“無縫銜接”。整個梁場長514米,寬40米,佔地約2萬平方米。

  智慧梁場咋幹活的?中交一公局集團項目總工童長坤在梁場巡查休息間隙,臨時客串“導游”為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該梁場核心為“移動&座+固定液壓模板”,使梁體預製在生産中以固有節拍移動,在澆築區建立車間覆蓋,操作工人在固定區域、固定時間進行專業化作業,提升施工標準化水平和生産效率。

  和一般高速不同的是,洋浦疏港高速建設海南首條八車道高速公路,長達30多公里的主線全部採用高架橋設置。SG02標段是整個項目最長的施工段落,承擔全長13.79公里的建設任務。6月底已完成産值3.32億元,提前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時間過半、産值過半”目標。

  但是,衝刺完成下半年施工目標,項目部面臨新的挑戰:首先是天氣,海南已進入主汛期,下半年施工計劃易受颱風天氣影響,考驗着時序進度。其次,施工紅線內可用範圍有限,如果建設傳統的戶外梁場,需要增加臨時建築用地,佔地面積更大。另外,傳統梁場使用人力更多,“手工作業”生産效率不能匹配工期計劃。

  “10個月必須造出1168片預製箱梁。”中交一公局集團項目負責人熊西南介紹,同等規模下,傳統梁場一天只能造出2片預製箱梁,而智慧梁場可以生産4.5片,而且室內作業,即使碰到大雨天,依然可以正常生産作業,可以大幅提升施工效能。

  走進智慧梁場,地上交錯布局的“火車軌道”清晰可見,依據給定參數加工鋼筋,澆築成型後的梁片坐上“小火車”進入“桑拿房”,中控系統根據電腦設定的溫度和時間自動開啟對梁板表面進行噴淋養護……全長約2100米的軌道,串起5條生産線,配16個移動&座,每條生産線設置8個流水作業區實現流水化作業。

  “這個移動&座行走控制系統,就是梁場的智慧‘大腦’。”童長坤指着“火車軌道”説,該系統包含智能控制櫃、軟體硬體系統、避障雷達、小車定位裝置、傳感器、網絡設施,雲平台等。移動&座可實現自動定位及控制,具備軟啟停、行走自動控制、雷達避障、定位等功能。通過“物聯網+BIM”技術,實現對預製箱梁從鋼筋加工、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築、智能蒸養、張拉壓漿到吊裝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生産周期至少可縮短一半。

  熊西南&&,隨着項目智慧梁場建成,路基工程迎來大面積施工條件,項目施工跑出加速度,高産值施工內容的加快推進可助力下半年完成産值目標。今年年底,項目橋梁工程下部結構計劃全部結束,上部結構完成60%,同時啟動瀝青路面層首件施工,按時保質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曹馬志)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