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土壤普查,為南繁硅谷建設“培土夯基”-新華網


海南:土壤普查,為南繁硅谷建設“培土夯基”

2024-07-22   08:48:14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位於三亞崖州區的南繁育種基地。王將就  

土壤普查工作隊員正在進行外業採樣。(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土壤普查工作隊員正在進行外業採樣。(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原題:我省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助力南繁種業高質量發展

  土壤普查,為南繁硅谷建設“培土夯基”

  海南南繁熱土,廣袤田野裏稻株迎風搖曳。北緯18度以南,優越光熱稟賦造就“天然大溫室”。從雜交水稻到高産玉米再到抗蟲棉花,中國已育成的農作物品種裏,70%以上經過了南繁加代、繁育,“中國糧食”用上“中國種子”,南繁功不可沒。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高質量的南繁耕地是選育好種子、選育好品種的基本保障。當前,海南正在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以下簡稱土壤三普)工作,為包括南繁保護區在內的全省土壤做一次“深度體檢”,全面查清全省土壤類型及分佈規律、土壤資源現狀及變化趨勢,真實準確掌握土壤質量、性狀和利用狀況等基礎數據,提升土壤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為守住耕地紅線、優化農業生産布局、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A

  點位加密 檢測指標更系統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土壤三普工作,自2022年該項工作啟動以來,我省專門成立了第三次土壤普查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土壤三普工作。省農業農村廳、省土壤普查辦多措並舉,遵循全面性、科學性、專業性的原則,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協作、分級負責、各方參與”的要求,加快推進土壤三普工作。

  我省土壤三普外業採樣工作自2023年5月底從三沙市開始,截至今年6月15日,全省已順利完成土壤三普的採樣、製備、流轉及檢測任務,並提前進入內外業驗收階段,進度走在全國前列。通過這次土壤普查,我省將全面系統掌握南繁保護區所涉及的土壤類型、土壤性質和土壤質量等情況,為下一步成果運用打下良好基礎。

  “與以往相比,這一次針對南繁片區的土壤普查更加系統全面和深入。”省土壤普查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張運哲介紹。我省高度重視南繁保護區建設,在這次土壤普查工作中成立相關專家組,加大採樣普查力度,分類開展重點專題研究。同時,針對南繁土地類別以及不同的使用需求,進行更加多樣化和系統深入的土壤研究。

  普查更全面,體現在採樣點位覆蓋密集,能夠真實反映所有南繁片區土壤的整體情況。“在這次土壤普查中,針對南繁核心區耕地,我們對其進行了樣點加密,以便獲得更全面更準確的數據。”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海南省諮詢專家、海南大學教授孟磊介紹,以往也有針對南繁片區土壤的檢測項目,但都是一塊塊地單獨進行,較為分散。而這次土壤三普工作是一次全面系統的“體檢”,全部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範來進行,得到的數據也更加全面和準確。

  此外,這次普查更加系統深入。“過去測一個土壤樣品,一般只關注pH、有機質、鹼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等五項,最多不超過10項指標。而這次普查,一個土壤樣品我們總共要測40多個指標,不但有土壤的肥力指標,還涉及環境指標和生態指標等。”孟磊説,例如環境指標,會對土壤中的重金屬做一次“全身大體檢”;還有生物專項,專門針對土壤微生物、土壤動物進行檢測,分析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微生物的種群類型等。“通過土壤普查,從中篩選出對作物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來實現抑制病害,用生物防治的科學手段保障農産品的安全。”

  三亞市作為南繁基地主要分佈地區之一,在土壤三普工作中共有1985個表層樣和54個剖面樣,海南大學作為技術服務團隊,派出了14個採樣團隊參與這項工作。

  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科負責人曹明介紹,為了保障採樣團隊順利開展工作,該局選派熟悉當地情況的農業技術員或安監員,組建“區級+村級”土壤三普工作服務隊共計120餘人,覆蓋三亞市各區每個行政村(居)。三亞市三普辦還給14支採樣隊製作了23張土壤調查工作證,採樣隊員攜帶文件和工作證,在區級負責人和農業技術員的協調下能夠順利開展採樣工作。

  B

  普查成果服務“南繁硅谷”建設

  每年冬春,超過700家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的7000多名科研人員從全國各地匯聚到南繁基地育種、制種。“南繁硅谷”正在加快成形,為“中國飯碗”鑄造堅實底座。

  “通過土壤三普,將全面摸清南繁土壤類型及分佈規律,以及土壤資源數量和質量等,普查結果可為土壤的科學分類、規劃利用、改良培肥、保護管理等提供科學支撐,廣泛服務於南繁企業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張運哲&&。

  據介紹,為了加快形成土壤普查有效成果,省農業農村廳專門委託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南繁保護區核心區土壤調查成果集專題研究工作,主要內容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數據收集與整理,以海南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數據為基礎,收集農作物種植、水利灌溉、土壤管理等數據,開展數據整理、空間匹配、統一單元等處理;二是明確南繁保護區核心區內當前的優勢及特色農作物,確定其土壤適宜性特徵範圍和限制性生長要素;三是開展土壤適宜性評價,對優勢及特色作物土壤適宜程度、限制性生長條件與土壤調查結果及環境數據作疊加分析,評價分析不同土壤條件、環境條件下優勢及特色農作物的土壤適宜程度並確定區劃範圍。

  孟磊&&,通過這次土壤普查,會對整個南繁耕地有更加直觀的認識。一個是數量方面,將摸清全省範圍內適合南繁的耕地面積;另一個是質量方面,通過對土壤的指標分析,掌握南繁的土壤真實狀況,這對今後的整體規劃、南繁耕地資源開發等,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我們在土壤三普成果集成中,還有專門針對南繁的一個專項分析,對南繁土壤開展地力評價,進行耕地等級劃分。”孟磊介紹,通過開展地力評價,能夠在土壤利用方面目標更明確,比如不同等級的土壤分別存在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方面問題,都會在後期的專項報告裏提供相應的對策建議。

  在曹明看來,這次土壤三普工作的一大亮點在於建立了專門的信息系統,全省土壤採樣的數據、工作進度,包括後期的土壤檢測數據、成果匯總等都會進入系統,更好地支撐後期成果應用。

  “以前的土壤普查項目,由於沒有專門的信息系統,最終形成的普查報告都分散在各個部門單位裏,一些有需求的科研機構、企業很難獲取到這些有價值的數據。”曹明説,這次全國土壤普查有了統一的工作&&系統,可以及時了解南繁基地的土壤現狀,有利於促進南繁單位更加重視土壤質量問題,並針對不同的南繁地塊情況去加強耕地質量改良。

  張運哲&&,下一步,省土壤普查辦將繼續督促各承擔單位做好外業調查採樣驗收、內業測試化驗驗收、成果編制等工作,力爭比國家要求的任務計劃提前一年,於今年底基本完成我省土壤三普各項工作任務,為全省的耕地改良、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C

  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南繁地力提升

  過去,由於種糧收益低,不少收穫完瓜菜的農田在夏季閒置;南繁季結束後,也有大量科研用地季節性撂荒。冬季生産、夏季撂荒,單一種植結構也對耕地質量造成威脅。

  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會導致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態環境質量的降低,影響土壤效益的發揮和農業的持續發展。南繁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已成為影響南繁育種、冬季瓜菜産量和品質的一個堵點。為此,我省曾有政協委員通過提案建議,“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南繁耕地質量,為打造南繁硅谷提供土地保障。”

  近年來,在南繁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上,海南創新手段、多措並舉,堅守耕地保護紅線,不斷築牢糧食安全根基。

  針對南繁用地土壤酸化、有機質含量低、非南繁季節撂荒等問題,三亞市開展“綠肥沃土工程”項目,創新推出“冬季南繁+夏季綠肥”輪作制度,在田閒時種植豆科綠肥,不但有效解決南繁科研用地夏秋季撂荒問題,而且為土壤改良提供操作輕簡、經濟實用、生態環保的配套技術支持。通過採用“生物炭+有機肥+綠肥”多“碳”同補的方案,多碳源取長補短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多樣性,在南繁基地廣泛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之前的試驗證明,綠肥沃土在提升耕地地力、化肥減量增效等方面成效不錯,促進了農業綠色發展。”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綠肥田菁的翻耕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和微生物環境,培肥土壤和提高耕地質量。同時,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不僅降低成本投入,還能減少二次污染,提升南繁育種質量及農産品品質。

  南繁耕地質量提升,也離不開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自《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年)》印發實施以來,在國家相關部委大力支持下,我省各級部門積極開展南繁耕地高標準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26.8萬畝南繁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

  與此同時,海南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並重、工程建設和建後管護並重、設施建設與地力提升雙推進,實現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有效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如今,在南繁基地裏,田埂變成寬闊機耕道,水利修到田間地頭,土壤越來越肥沃,成塊田地正不斷煥發勃勃生機。

  在南繁耕地質量監測體系上,我省農業農村部門積極落實《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與國家標準《耕地質量等級》,在南繁保護區所在的三亞市、陵水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3個市縣建立多個長期定位監測點,開展土壤地力監測,並每年發布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報告,有效形成國家級、省級、縣級“耕地質量三級監測網絡”;組織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增效項目計劃,支持三亞、樂東、陵水等南繁基地所在市縣開展土壤地力監測、測土配方施肥、田間示範、秸稈還田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等工作,持續加強耕地質量管理和完善建設體系。(木嘉 詹莉宜)

  截至今年5月23日

  我省土壤三普外業調查採樣點

  共完成21130個

  其中表層樣點20443個

  剖面樣點687個

  總完成率為100%

  共採集樣品25617份

  並全部流轉至製備實驗室

  土壤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

  全省已順利完成土壤三普的

  採樣、製備、流轉及檢測任務

  並提前進入內外業驗收階段

  進度走在全國前列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