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我省持續深化商事主體信用修複製度
失信到“拾信”,信用修復助企“重新出發”
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海南某汽車服務公司一度被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相關信用信息在“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同步進行公示。
信用産生“污點”,不僅讓企業形象受損,更給生産經營帶來一系列麻煩事——
除了辦理信貸、投資、擔保等金融業務時受到影響,在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也均被依法限制或禁入。
“於今年5月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更進一步加強對違法失信行為的懲戒和處罰。”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完成整改並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前,該公司直接責任人不得再次申請市場主體登記。
“這一次,算是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失信寸步難行’。”該公司直接責任人直言。
好在,商事主體信用修複製度提供了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今年6月,該公司在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違法行為,符合“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可以重新取得&&”這一條件並簽署守信承諾書後,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出信用修復申請。
經審核符合條件後,7月1日,該公司被移出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完成信用修復後,公司業務終於不再受影響。”在該公司直接責任人看來,從失信到“拾信”的這一次經歷,修復的不僅是企業信用,更是企業的市場信譽和發展信心,“今後,我們一定深刻吸取教訓,確保依法合規經營。”(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