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實施三年來,海南認真貫徹實施,加快構建自貿港法律法規體系——
法治護航自貿港“巨輪”行穩致遠
“解決國際商事糾紛來海南,臨時仲裁製度可幫您!”近日舉辦的“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省司法廳負責人向經營主體發出邀請——在海南自貿港註冊的企業之間,海南自貿港註冊的企業與國外、港澳&企業之間,以及國外、港澳&企業之間,所産生的商事糾紛都可以在海南自貿港進行臨時仲裁。
這一利好,來自即將於7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若干規定》。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的配套法規之一,該規定的&&,標誌着我省仲裁製度改革創新達到了新高度,為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新支點。
時間撥回到2021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正式頒佈實施。三年來,海南認真貫徹實施自由貿易港法,突出制度集成創新,做好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與中國特色、海南特色相銜接的制度設計,高效有序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推動自由貿易港建設在法治軌道上蹄疾步穩、有力有序。
聚焦發展急需
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被訴侵權人作為跨境電商企業專門從事跨境銷售服務,對所銷售商品授權的審查注意義務相比於其他的銷售主體更高,但未盡到與其銷售者資質相符的審查注意義務,其合法來源抗辯不成立,構成侵權……”
今年4月,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23年度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涵蓋專利、商標、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等領域。其中,一件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引人注目。
“該案判決具有鮮明的司法導向,有利於保障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稅産品合法來源及渠道。”省高院相關負責人這樣評價該案件。
作為我省貫徹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的配套法規,2022年1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産權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打通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頒佈實施後,我省科學編制貫徹實施自由貿易港法專項規劃,着眼於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營商環境優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促進與人才支撐、社會治理、風險防控等基礎保障確定一批法規項目,分階段、分步驟明確立法項目制定&&的時限,重點安排好封關前急需的立法項目。
過去三年裏,31件自貿港法規陸續&&,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發揮了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堅持立以致用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海口國際游艇展舉辦期間,市民費秋蕓帶着孩子登上一艘游艇參觀,結束後依然意猶未盡:“這艘游艇不僅款式新穎,還配備了這麼多種功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作為本屆消博會的重要展會之一,海口國際游艇展匯聚多家世界知名船艇製造商參展,參展境外船艇數量與品質均創歷史新高。
目前,我省已形成相對完整的游艇産業鏈。全省游艇相關企業1.3萬餘家,已建成運營13個游艇碼頭,游艇泊位超過2300個。
這背後,離不開法律法規的有力支撐。2022年,國內第一部針對游艇産業的地方性立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産業促進條例》施行,放寬游艇登記主體範圍、進口游艇船齡、游艇核定的乘員定額數等限制,創新游艇租賃經營新業態,推動游艇産業高質量發展。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標誌性亮點之一,就是賦予了海南更大的地方立法權限。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統籌用好一般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法規和自貿港法規制定權,保障海南自貿港在法治軌道上更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小切口”“小快靈”精準立法已成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的立法導向,三年來該類立法佔新制定法規總數的75%以上。
比如,我省制定的全國首個藥品進口便利化法規,全文僅8條800多字,簡單明了地對進口藥品通關作出便利化規定,藥品進口時效進一步縮短,讓群眾更好地共享自貿港製度紅利。
提振市場信心
自貿港法治環境優化提升
“公司落地海南後,享受到了多項惠企政策與服務,與此同時政府的項目審批效率不斷提高,使我們項目落地的速度大大提升。”對於海南營商環境的不斷向好,大唐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軍保深有感觸。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發現典型經驗做法的通報,對全國30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通報。其中,海南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形成高位推動、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格局”典型做法入選。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事實證明,法治化水平越高,各類經營主體的獲得感越強。在推動自貿港法治環境優化提升的道路上,海南從未停止過努力。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正式頒佈實施後的三個多月,首批配套法規出爐,分別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海南自由貿易港反消費欺詐規定》《海南自由貿易港公平競爭條例》《海南自由貿易港社會信用條例》。細細觀察不難發現,四個法規涉及的領域,都是營商環境的關鍵要素。
着眼於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三年來,海南不斷加強營商環境立法,制定涉及市場主體登記、登出、破産等方面的法規,作出一系列有利於市場主體投資經營的制度安排。
比如,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創設推行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率先將高頻備案事項改為自主公示等市場主體准入便利化措施,加強配套事中事後監管。
一個個走在前列的法治創新,讓社會各界看到海南努力構建一流法治環境的誠意,推動海南自貿港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紛至沓來的熱土。截至今年3月底,我省經營主體數量較2019年增長322%,目前全省經營主體數量已突破390萬戶。(記者 黎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