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全省優秀教師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迴宣講活動點燃教師教書育人熱情
推動“教育家精神”在海南落地生根
每次登上講&,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雲閣都滿懷激情,40年如一日。從堅定選擇教師行業那天起,他將“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作為育人信條,把思政課上成了“明星課”,“粉絲”遍佈全校。
在海南,這樣的教書育人故事不止一例。5月27日至6月3日,全省優秀教師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迴宣講活動順利舉行,主題為“弘揚教育家精神、爭做新時代大先生”。
來自我省高校、中職、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的18名優秀教師代表組成宣講團,分赴海口、三亞、儋州、萬寧、白沙和海南師範大學開展巡迴宣講,以真實感人的育人實踐,生動詮釋和弘揚“教育家精神”,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本次宣講活動吸引了近3000人在現場聆聽宣講,66萬人線上觀看直播。
躬耕教壇
求實創新上好每一堂課
課堂上老師把麥克風交給學生,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常常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甚至辯論。這是張雲閣課堂上的常態。
為了讓思政課堂“活”起來,多年來,張雲閣帶領團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展慕課建設。他主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310多所高校、近40萬大學生選課學習。
隨着現代技術加速改變教育形態,海南醫學院教授、“全國優秀教師”牛莉娜積極探索教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借助新媒體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從“教師講明白”真正做到“學生學明白”。
堅守教學一線,上好每一堂課,是對躬耕態度最好的詮釋。
從教20多年來,海南中學英語教師吳愛姣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採用“漫步畫廊”的模式,一改“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模式,讓學生全員參與、熱烈交流,獲得好評如潮。
一方講&,堅守如初。在托舉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還有於赫、趙寶春、劉冬生、馮岩等一批優秀教師,用潛心教研、實踐創新的躬耕精神,詮釋了教師最美的模樣。
樂教愛生
做鄉村孩子的引路人
“老師留下來教我們好嗎?我們保證聽話。”22年前,一群鄉村孩子緊拽着儋州市藤根小學教師李偉的手,眼神中充滿渴望。這一幕,讓他決定從鄉村走出後,再次留在鄉村。
可李偉深知,光靠堅守遠遠不夠,“要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於是,他將孩子們帶出教室,在佔地僅10畝的校園裏“擠”出空間,努力探索富有鄉村生命活力的“有根教育”。
2016年,藤根小學的田園課程“火”了,學校也從一所“無名的鄉村學校”變成“鄉村名校”,回流學生人數逐年增多。
在為鄉村孩子點亮希望的道路上,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中心學校數學兼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吳瑞玲是同行者之一。
“這正印證了那句話‘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 登上宣講&,吳瑞玲調侃道,隨即話鋒一轉:“不過我這個體育老師在教數學時,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從教以來,吳瑞玲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大膽創新教學方式,不斷加強對體育與數學知識的有機結合,持續開展《運動與學習》系列課題研究,開設多門運動類、文化類創意課程,找到了更適合鄉村孩子的學習方式。
螢火雖微,可照曠野。還有葉經飛、林賽榮等許多扎根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師,用行動踐行着“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諾言。
因材施教
讓每一顆星星都閃爍
特殊教育的陣地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凹凸不平的山坡上。從事特殊教育者,必須有更深沉的情懷和愛心。
建校之初,陵水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紹瑩帶着教師登門為家長解讀政策,做到“應收盡收、應教儘教”,並為重度殘疾兒童進行“送教上門”。
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高級教師李雅玲帶領教師進行市場調研、對接助殘企業、建立家校聯絡群,托起特殊學生的就業夢想。
當他們用愛呵護這群“散落的星星”,也有一群人在努力為“迷茫的星星”找尋前路。
從事職業教育17年,海南省旅游學校教師、“全國最美教師”何燕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同時,注重挖掘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在她的鼓勵下,大家口中的“差生”也能成為感官天賦極強的“好苗子”。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在許多教師身上都有着生動體現——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校長趙檀木鼓勵學生對學校管理和發展提出“金點子”;省機關幼兒園園長、“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錢芳探索讓孩子在快樂中學會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省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園長、“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琴致力培養孩子從小樹立“保護海洋就是保護家園”的意識;三沙市永興學校教師、幼兒園園長洪美叔扎根在祖國最南端的學校,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愛祖國、愛三沙、愛海洋”的種子……
6天的宣講活動,場場精彩,在全省教育系統引發了強烈反響和共鳴。大家紛紛&&,每位宣講教師都在用行動踐行“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並非高不可攀,而是人人都能參與、個個都能修煉。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兢兢業業教好每一位學生。”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一小學校長柏麗清感慨。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湖&&,將把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同推動海南自貿港教育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自覺以教育家為榜樣,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鑄魂育人使命,把教育家精神轉化為做好教育工作的職業理想和價值追求,共同為海南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開闢新的局面、續寫新的篇章。(記者 張琬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