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
隨着“利洋358”科考船上的吊機
將擔架緩緩吊起打開
海南三亞因擱淺被救助的
短肢領航鯨“海棠”重回大海
開始自主游動
這趟歷時145天的回家之旅圓滿完成



今年1月3日
一頭雄性短肢領航鯨
在三亞海棠灣受傷擱淺被發現
在多單位協作下
被送到三亞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治
大家為它取名“海棠”

經過專業保育人員和愛心志願者的悉心照料
“海棠”從不能維持身體平衡
到能夠自主游動進食
再到進入室外的大水池裏開展野化訓練
狀態越來越好

救助之旅離不開
專業保育人員和愛心志願者的合作
初期由於身體虛弱
“海棠”在水中隨時都有側翻溺斃的風險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100多名志願者們自主接龍
24小時輪流值班在救助池中托舉海棠


為了早日讓“海棠”恢復健康
擴大游動範圍
1月21日
三亞海昌生物保育中心
將它轉移到室外的大池子
經過幾個月的恢復
“海棠”的體長從擱淺時的3.6米長到了3.7米
胸圍也從1.9米長到了2米



5月7日
經過多方專家考察論證
“海棠”已經具備放歸野外的條件
最後確定用水箱將它運送到深海放生
盡可能重新回到自己的棲息地











如今
“海棠”已經重回大海
但是究竟能不能在海裏存活下來
還需要繼續觀察
為此科學家在它的背上裝上信標
以便追蹤它的狀態





記者:張麗蕓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