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五色飯到五色粽,苗家美食有了新滋味-新華網


琼海:五色飯到五色粽,苗家美食有了新滋味

2024-05-24   08:36:09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5月23日,南通苗妹子五色粽專業合作社廠房,工人正在包五色粽。海南日報記者 陳子儀 攝

  原題:琼海石壁鎮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打造特色産業

  五色飯到五色粽,苗家美食有了新滋味

  5月23日清晨4時許,天還未亮,位於琼海市石壁鎮南通村的南通苗妹子五色粽專業合作社廠房裏散出陣陣水汽,幾口大鍋咕嘟咕嘟冒着熱泡。該合作社社長李艷和其他社員忙着將清洗過的三角楓、紅藍草、紫藍草等植物放入沸水中。

  “你看,煮沸後水的顏色就變了。”李艷揭開一口鍋蓋,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她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些水冷卻後將用來浸泡糯米,為糯米上色。但這次做的不是苗族特色美食五色飯,而是五色粽。

  “飯”和“粽”有何區別?南通村“兩委”幹部馬振海介紹,南通村是一個位於大山中的苗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五色飯,“五色飯是苗族傳統美食,在此基礎上改良升級製作的五色粽,則是我們打造的特色産業。”

  地處深山,南通村長期缺乏産業。2016年,村幹部萌生了利用苗家五色飯的美名,打造五色粽産業的想法。不過,不少村民心裏打鼓,用五色飯製作的五色粽好吃嗎?能否掙錢?

  “要想把五色粽做好,粽子的大小和外觀、配料比例以及繩子綁法等都有講究。”馬振海説,對於村民的疑慮,村裏成立了南通苗妹子五色粽專業合作社,並且組織人員外出“取經”。“學成回來後,合作社開始投入五色粽的研發,在反復嘗試後,終於找到大家都普遍認可的五色粽配方。”

在五色飯基礎上改良創新的五色粽。海南日報記者 陳子儀 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五色粽款式新穎、色彩鮮艷,上市首年就一炮打響,在各類農産品展銷會上深受歡迎。近年來,五色粽暢銷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

  走進南通苗妹子五色粽專業合作社生産車間,碧綠清香的粽葉、五彩斑斕的糯米、鮮香的蛋黃在桌上一字排開。南通村村民鐘海珍從盆中取出多片粽葉,平鋪擺上顏色不一的糯米、豬肉、蛋黃,用力將粽葉裹緊,再用白繩纏繞繫緊,一個圓潤的粽子就在鐘海珍手中“誕生”了。

  “五色飯變涼會發硬,做成粽子後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李艷説,隨着物質生活的豐富,苗村裏的年輕人吃五色飯少了。同時,由於五色飯的製作工藝複雜,苗家人一般在重大節日才會製作。“五色飯做成了粽子後,再次讓傳統苗族食物走進年輕人的視野。傳統美食文化也在産業發展中得以傳承。”

  近年來,石壁鎮中心學校多次組織學生走進南通苗妹子五色粽專業合作社,體驗五色粽的製作,在取米、包葉、捆紮等工序中感受苗族飲食文化魅力。

  傍晚,該合作社今年首批五色粽出爐。在李艷的招呼下,忙碌了一天的工人圍坐一圈,品嘗起這份美味。剝開粽子,多彩的、五味的、軟軟的糯米與大塊鮮肉映入眼簾。趁着熱乎勁放到嘴中,溫潤柔軟,清香可口。

  入夜,一批批五色粽陸續“跳水”下鍋,這個深山裏的苗寨更加“熱氣騰騰”了。(記者 陳子儀)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