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海口“口袋公園”讓市民推窗見綠
已建成162個,計劃今年新建10個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口市園林和環境衞生管理局了解到,為了方便市民休閒,海口在去年建設20個“口袋公園”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新建10個“口袋公園”,讓“推窗見綠、出門即景”的理想生活願景觸手可及。
注重文化性和功能性
“口袋公園”是指面向公眾開放、規模較小、形狀多樣、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面積一般在40平方米至1萬平方米之間,包括小游園、小微綠地等。
5月11日晚,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海口市秀英區長濱五路與長濱西二街交會處西南角的西瑞園,該公園是去年海口建設的20個“口袋公園”之一。在公園裏,一群身穿運動裝的老人正在跳舞;不遠處,孩子們嬉戲追逐,傳來朗朗笑聲。
“家門口的‘口袋公園’裏有花有草有樹,還有不少健身器材,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家住伊泰天驕小區的居民孟女士&&,以前,要到1公里外的西海岸挺秀公園鍛煉,如今樓下就有小公園,滿足了平時帶孩子遛彎、健身的需求。
去年6月以前,西瑞園所在地是一處零散的綠地,功能單一。為落實海口市2023年10項市級民生實事之一“修建主城區20個口袋公園”項目建設,海口市園林和環境衞生管理局在海口市發改委、資規局、財政局和秀英區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項目土地調整和交接,建設“口袋公園”。
去年,海口市已經完成建設20個“口袋公園”。在建設中,注重“口袋公園”的文化性和功能性,如秀英區定位為生態、奇趣,龍華區定位為時尚、韻味,美蘭區定位為現代、多彩,琼山區定位為文化、純樸。截至目前,全市已經建成162個“口袋公園”。
邊角空間提升城市形象
“‘口袋公園’為市民打造出一個個貼近生活的綠色空間,它雖小,但功能齊全,既可以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又可以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海口市園林和環境衞生管理局負責人介紹,隨着“口袋公園”建設的持續推進,不僅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品質生活的嚮往。
海口市在“口袋公園”的建設過程中,注重挖掘利用城市內的邊角地、零碎地、閒置地,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將它們變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城市的綠地面積,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活動場所,滿足了群眾對“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期盼。
“今年,在項目土地各項手續辦理完畢後,計劃新建10個‘口袋公園’。”海口市園林和環境衞生管理局負責人&&。同時,開展園林綠地、黃土裸露整治,讓群眾出門進園、抬頭見綠、行路享蔭,為市民創造更加宜居的環境。(記者王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