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醫藥苗醫藥保護與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佈施行,這是海南省首部頒佈施行的民族醫藥地方性法規。
據悉,黎族、苗族是海南世居少數民族,在長期生産生活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防病治病經驗,形成了獨特的黎族苗族醫藥,簡稱“黎苗醫藥”。黎醫苗醫充分利用本地藥用物種資源,採取獨特有效的行醫方式,在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等方面擁有許多獨到之處,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歡迎。
為進一步保護和發揚黎族苗族文化,經過充分論證和多方借鑒,保亭根據自治縣立法權限,制定並&&本《條例》,為黎苗醫藥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條例》實施後,將對現有的黎苗醫藥的藥源、藥方開展調查、保護,對黎苗醫藥從業者進行系統培訓、考試、考核,對其行醫資質進行確認,挖掘、培養一批黎苗醫藥人才;將有效提高黎苗醫療機構覆蓋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特別是黎苗群眾對民族醫藥服務的需求;將服務於保亭健康産業發展,統籌推進黎苗醫藥事業與健康産業一體發展。
據悉,該《條例》採取了“小切口”“小快靈”的立法形式,立足黎苗醫藥發展現狀,旨在解決黎苗醫藥保護與發展問題。《條例》以法律保障的形式,從藥源調查監測、種植養殖、製作加工到臨床診療,從自然資源、知識産權保護到支持醫療機構建設,從藥方保護、人才普查到資質認定、人才培養,從黎苗醫藥單産業鏈到保亭健康大産業鏈再到與文化、旅游、農業等産業的融合發展,全方位、全鏈條地傳承、保護、發展好這一黎族苗族瑰寶。
據悉,今年3月,海南首家黎醫醫院在保亭正式開診運行,患者對診療效果反映良好。目前,保亭從事黎族醫藥工作的民間黎醫有40余名,主要以治療骨傷、婦科病、消化疾病和雜症等為主,覆蓋疾病種類較多。
目前,保亭登記在冊的黎苗藥品種有281種,在醫保目錄的有173種,屬於藥食同源目錄的有41種,其中益智、沉香和檳榔已形成一定的種植規模,分別種植約2.3萬畝、0.3萬畝和15.23萬畝。當前正在推進建設佔地500畝的黎醫藥體驗區、1200畝的鐵皮石斛産業園區、加茂醫療健康産業園、三道“藥溪谷”項目、奇楠沉香産業基地等。(記者王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