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有期 開放不止-新華網


消博有期 開放不止

2024-04-19   08:35:24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4月1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圓滿落幕。在本屆消博會主會場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大量觀眾前來觀展。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原題:消博有期,開放不止

  ——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綜述

  百川入海,萬商雲集,人潮熙熙。

  71個國家和地區的4019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超1460件新品首發首秀,5.5萬餘名各類採購商和專業觀眾雲集,進場觀眾超48萬人次……

  短短6天,“消博成果”再度引起各方關注。

  4月1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圓滿落幕。作為2024年我國首場重大國際性展會,本屆消博會參展國別與品牌更多、展覽面積更大,規模、質量、成效和影響力再創歷史新高。

  進階到“4.0版本”,消博會熱度不減、磁力更足。

  惠全球,享互利共贏之機

  作為消博會“常客”,參展商楊敬雄這一次感受明顯:今年更熱鬧了。

  從英國、蒙古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首次組團參展,到西班牙香水美粧巨頭Puig等品牌初亮相,越來越多“新面孔”正叩響消博“機遇之門”。

  “頭回客”慕名而來,“回頭客”信心滿滿。

  繼去年將展區面積擴大兩倍後,今年,華熙生物展區面積進一步擴至300平方米,創四屆之最。

  屆屆約,歲歲聚,“消博引力”為何一年更比一年強?

  “消博會讓我們有‘被看見’的機會。”英國百年羊絨品牌Johnstons of Elgin品牌發展經理林茂赫如是説。

  “被看見”的,不僅是Johnstons of Elgin。烏茲別克斯坦的手繡圍巾、敘利亞的吹制玻璃製品、巴基斯坦的駱駝皮燈……這些來自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國家的“土特産”,也許在融入全球價值鏈中處於相對弱勢地位,卻通過“消博舞&”大放異彩。

  “每賣出一張地毯,就能養活一個阿富汗家庭一年。”來自阿富汗的小夥兒阿里背負“全村的希望”。而在連續參加兩屆消博會後,他不僅將展位從9平方米擴至20平方米,帶來的松子、青金石等其他阿富汗商品也越賣越好。

  迎的是五洲客,計的是天下利。向世界張開雙臂的消博會,將開放機遇共享到底。

  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也為國貨出海提供舞&。“今年我們將加速全球市場拓展進程,需要借助更多國際化平台展示自己。”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副總裁戰文宇説,在這一方面,消博會為他們提供了重要助力。

  是窗口,也是橋梁。匯聚物流,也匯聚信息流與文化流。

  從消費創新到旅游零售市場,再到綠色金融,各類活動接踵而至,發展的思路在交流中打開,合作的共識在洽談中凝聚。

  進入到第四個年頭,一個共識更加清晰:越辦越好的消博會,的確正在“共創美好生活”。

  新消費,從熱度看趨勢

  從攜核心産品亮相,到帶來全球首發,新加坡健康品牌OSIM傲勝參加消博會的“規格”越來越高。

  “消博會對我們開拓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作用顯著。”該品牌北亞區品牌管理營銷副總經理林曉慧説,正是看中消博會的“聚光燈效應”,他們決定“將最好的産品帶到海南”。

  品牌首發、首秀、首展,觀眾首嘗、首見、首試。

  需要排隊預約,才能“搶”到一個體驗機會。這是艾納詩深睡小屋帶來的全球首發新品減壓舒眠機,在幾天內收穫的人氣,也是消博會上諸多新品變“爆品”的縮影。

  消博會是我國首個以消費精品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消費是關鍵詞。

  今年消博會,還有着重要背景:我國正多措並舉促消費穩定增長。“消費進化論”到底該如何寫?透過一件件“消博爆款”,可以找到思路——

  需要演講,可交互空中成像提詞器讓你脫稿自如;需要招攬顧客,置入專屬知識庫的數字人替你上崗;更別提還有掌握“十八般武藝”的AI機器人,幫你完成做飯、掃地、焊接等各種工作……

  行走在會場內,一場正在上演的機器人“總動員”,傳遞着“未來已來”的強烈訊號。新型消費“新”在哪兒?新科技永遠是最大驅動力。

  從一隻由電路板等廢棄物拼湊而成的蝴蝶狀珠寶,到一張能量身定制按摩程序的按摩椅,再到一根一度賣斷貨的茅&冰激凌,從消博會上能找到不少消費市場的活力秘訣:低碳、個性與國潮。

  “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更加顯著。”在安永中國主席、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凱看來,在此背景下,消博會釋放提振消費信心、培育新型消費的積極信號,恰逢其時。

  尋機遇,“溢出效應”再放大

  今年,不少參展商的行程格外緊湊:既忙着在主會場“賣全球”“買全球”,又要奔波於各大分會場間。

  不再局限於一城一域,本屆消博會不僅將展區“搬”到碼頭、免稅城、産業園區,更通過消費品以舊換新、新能源車眾測環島賽等系列活動,實現島內“全面開花”。

  而當人們不斷將視線從會場內轉向會場外,“消博效應”無疑也在不斷溢出。

  “我做了30年腸道細菌研究,希望能將日本的創新産品引入中國。”今年首次參展的日本森永乳業株式會社理事、首席科學家肖金忠,得知海南有個“醫療特區”後,期待着能搭上樂城先行先試的“快車”。

  有人尋求機遇,也有人順利融入。

  “回頭客”德國卡赫,去年首次參展帶來全球首發新品,今年二度參展便開設海南首店。從首秀到首店,緊鑼密鼓。

  “全勤生”泰佩思琦,不僅將中國旅游零售總部落戶海南,並先後在此開設10余家門店。從試水到深耕,持續加碼。

  “我們見證了海南自貿港的蓬勃發展。”泰佩思琦集團Coach中國區總裁李麗安&&,未來,集團將繼續拓展在琼業務。

  顯然,消博會的落幕,從來不意味着“句號”。

  包括香港貿易發展局在內的36家參展單位,意向參加第五屆消博會。這是4月18日,來自消博會組委會的數據。

  盛會剛散場,新約已定下。這背後,是不斷放大的“消博魅力”,亦是自貿港機遇的召喚。

  “通過參展消博會,不僅能把更多香港的産品帶到內地市場,也促使更多港企走進海南自貿港。”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首席代表黃天偉透露,連續3屆參展的港企澳至尊,如今便已將業務子公司落在海南。

  從“消博大賣場”到“自貿港大市場”,如今,參展商變投資商的故事仍在持續上演。(記者 李夢瑤)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