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構建山蘭稻全産業鏈 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新華網


琼中構建山蘭稻全産業鏈 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2023-12-25   08:18:12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琼中將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産業優勢

  構建山蘭稻全産業鏈 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近日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各鄉鎮的山蘭稻陸續成熟,位於營根鎮的海南山欄酒莊公司隨之熱鬧起來。一輛輛貨車將處理過的山蘭稻紫米運進公司的現代化釀酒車間,經過37道工序,它們將被釀製成口感醇香、品質穩定、標準一致的高端山蘭酒産品。“我們的産品不愁賣,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提升産能。”公司創始人曾凡華説,在琼中縣委、縣政府支持下,酒廠今年完成了車間升級改造和山蘭稻擴種,打通了生産環節的兩大堵點。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琼中把山蘭稻産業作為“兩山”轉化的突破口,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企業和田間地頭,找準産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並堅持效果導向,以調研促學習、促整改、促發展,全力落實山蘭稻産業補鏈延鏈升鏈建鏈各項舉措,將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發展優勢,實現黎苗文化與生態農業融合發展。

  解難題

  激發群眾種植山蘭稻熱情

  “不是不願種,是不敢種。”2022年,上安鄉南萬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林川走訪得知,該村有種植山蘭稻的傳統,然而此前山蘭稻抽穗期鳥害嚴重,加之産品收益低,山蘭稻種植的面積越來越少。

  在今年晚稻種植期,兩個難題得以解決——該村與海南山欄酒莊公司合作,以“公司+村委會+基地”的模式,整合撂荒地,打造山蘭稻示範景觀區300余畝;陳林川聯絡科研機構,在晚稻抽穗前,找到了一款效果好、價格實惠的防鳥網。時隔多年,美麗的金色稻田在村中重現,村民們也笑開了花:“明年還想種!”

  南萬村的故事不是個例。今年,琼中採取縣委主要負責人主導,各部門聯動的方式,構建“駐點鄉鎮領導包村、駐點幹部包組、村幹部包片”三位一體運作機制,推動建立“龍頭企業+種植大戶”“龍頭企業+散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施獎補政策,廣泛發動百姓種植生産山蘭酒專用的紫米山蘭稻,2023年全縣各鄉鎮種植山蘭稻面積合計5543.36畝。

  長期以來,在推廣種植過程中,琼中深化縣校合作,充分利用“一鄉(鎮)一名研究生”訂單式鄉村振興專項研究生培養計劃,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和海南大學選派3名研究生常駐琼中,協助開展山蘭稻性狀研究等科研項目攻關,建立全省首個山蘭稻社區種子庫,建立山蘭稻選種育種基地,成功培育山蘭稻品種11種,收集山蘭稻品種27種,提升了山蘭稻産量、品質和産品價值,助力百姓增收。

  優服務

  降本增效解企業發展之憂

  近日,在第26屆冬交會上,海南山欄酒莊公司攜旗下中高端發酵型米酒“拙酎”亮相,吸引了不少參展商、渠道商。

  該企業將黎族特色山蘭酒打造成現代化産品,既帶動上游種植産業,又鏈結下游的零售和餐飲、文旅業態,是琼中山蘭稻産業鏈當之無愧的“鏈主”。為發揮“鏈主”的頭雁作用,琼中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讓旗下産品登上“消博會”“冬交會”和博鰲亞洲論壇等重要國際性展會平台,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以銷促産提升企業效益。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琼中將山欄酒莊納入規上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配備“企業秘書”,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幫助企業申請“科創貸”等貸款産品,投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600萬元,支持企業用於採購山蘭酒釀造原材料、廠房生産設備等,提升山蘭酒生産加工能力。

  “我們是琼中首家消費類高新技術企業。”曾凡華自豪地介紹稱,公司組建精英團隊完成酒品設計研發,目前取得商標17個、專利14個,2023年還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他説,琼中有關部門配備專員協助完成這一系列成果的申報,為公司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鉚足精力制酒的同時,該企業還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山蘭酒是山蘭稻産業鏈的一環,要釀造優質山蘭酒,就得種優質山蘭稻,要提升産品附加價值,就要保護好山蘭稻作文化。”曾凡華説,在琼中農業農村部門的支持下,公司將籌備建設琼中黎族山蘭稻博物館,開發山蘭稻粽子等特色産品,持續擦亮這一文化名片。(記者 劉寧玥)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