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蘭花經濟”帶動多産業發展,促進就業-新華網


昌江“蘭花經濟”帶動多産業發展,促進就業

2023-12-13   08:47:50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昌江“蘭花經濟”帶動多産業發展,促進就業

  從一枝獨秀到花開滿園

  12月,和豐世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豐農業)種植的蘭花迎來了盛開旺季,紫紅色的朝陽紅、紫白相間的粉黛昂首綻放;公司的蘭花博覽園前,一輛大卡車裝滿打包好的蘭花,準備發往廣州。

  “9月後蘭花進入花期,現在每隔1天就有一批貨發往廣州、雲南。”和豐農業董事長周載耀看著眼前豐收忙碌的場景,心裏樂開了花。

 掌握育苗技術 把握市場主動權

  和豐農業位于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佔地2000余畝,過去以種植冬季瓜菜為主導産業,産業結構相對單一。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産業轉型的推動,公司開始把發展目光聚焦在熱帶蘭花種植上,並將此打造成為核心産業。

  種植業要想實現長期高品質發展,自主育苗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和豐農業組培室經理李壯文就有著多年的蘭花育苗和種植經驗。2018年,他選擇辭職回到家鄉,一頭扎進和豐農業的組培室裏,從搭建技術梯隊做起。

  組培室裏,大小相同的玻璃瓶整齊地擺在架子上,瓶內“孕育”的蘭花苗在無菌環境中長勢良好,蘊藏著産業發展的能量。“從人工切苗再移至瓶內培育生長,再到最後在杯內生長開花,整個過程需要一年。”李壯文説,經過技術領域的攻堅克難,公司在建立起一套完整石斛蘭培育體係的同時,整個蘭花種植團隊還擁有了6名核心技術人員。

  在自主育苗基礎上,和豐農業還與海南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品資所等高校、院所開展技術交流與學習,不斷提升育苗能力。據介紹,公司目前每年可培育蘭花苗約800萬株、成品蘭花150萬株,年産值能達到200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新品種的開發。目前公司在售的品種較老,但隨著新品種育苗工作的推進,明年新品種的比例將提升到四成,意味著明年同樣的種植面積,産值能大大提升。”周載耀説。

  提供就業平臺 帶動鄉村發展

  烏烈鎮道隆村村民韋麗麗,早上7時左右就會騎著電動車來到和豐農業的蘭花基地上班。她的日常工作,是負責在基地裏挑花、打包,最近是蘭花盛開旺季,她也比平時更忙碌些。

  只見她熟練地將長滿8個花苞的蘭花植株一株株觀察、挑選出來,這個過程與“選美”無異。在基地工作快4年,韋麗麗很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快樂和收益。“在大棚裏工作不用風吹日曬,每天看著這些美麗的蘭花心情也很好。平日的工資是130元一天,現在用工高峰期,工資還能漲到每天150元,更別説中午還能回家休息了。”韋麗麗笑道。

  而韋麗麗也只是眾多蘭花基地務工人員中的一員。在實現産業發展的同時,和豐農業也注重社會效益,每年吸納周邊村鎮務工人員約3萬人次,為解決周邊村民就業增收提供了平臺。此外,公司去年還以“提供種苗+技術支援”的模式帶動烏烈鎮峨港村發展了40畝蘭花産業,激發農村“造血功能”內生動力,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我們以每株2.8元的價格將種苗賣給村民,無償提供技術支援,現在村裏的蘭花也開始銷售了。”周載耀説,公司秉持著發展的同時也要讓周邊百姓享受“美麗經濟”紅利的理念,正爭取把蘭花産業打造成烏烈鎮的靚麗名片。

  以花為媒 以一産撬動三産

  當前,花卉産業已成為昌江的十大特色産業之一,並正將花卉産業與全域旅遊、創辦旅遊文化相結合,積極探索“産業+文化+鄉村旅遊”的融合發展模式,同時結合共用農莊發展新業態,持續探索打造新時代鄉村旅遊産業新載體。今年7月,昌江和豐蘭花博覽園和昌江聚源花卉博覽園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

  借助蘭花産業打造共用農莊,和豐農業主動與旅遊企業對接引入遊客資源,開展蘭花展覽、親子遊、研學等活動。

  “研學活動都是我帶隊,從蘭花博覽園到組培室再到種植部,最後到達蘭花科普館,完整遊覽下來約一個半小時,還可以實際體驗蘭花種植。”李壯文介紹,在蘭花博覽園附近的辦公樓還打造了雙溪書院,不僅可以讀書,還有品種繁多的蘭花供遊客欣賞,而賞花讀書的間隙還可悠閒品茶。

  “接下來我們將以蘭花産業為著力點,結合鄉村振興,推動蘭花産業與農、商、文、旅融合發展,同時發動農戶參與、引導集體土地成片流轉,帶動群眾和集體經濟實現雙增收。”周載耀説。

  據悉,近年來昌江相繼出臺了花卉産業發展規劃和扶持實施方案,將花卉産業培育成了推動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下一步,昌江將持續探索創建特色花卉産業,引進科技人才和技術,建設花卉産業市場流通渠道和交易、展示平臺,努力促進産業融合,形成花卉品牌效應,助力昌江花卉産業品牌及旅遊業發展。(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符文倩)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