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墾地民生改善和墾地融合發展試點之一,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與海南農墾烏石農場公司積極對接,通過摸清墾區群眾住房底數,實行多渠道搬遷安置,推動墾區民生改善和墾地融合發展,探索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搬遷安置工作經驗。
摸底排查,探索新模式
琼中探索實行“以房找人”模式,用以全面摸清墾區居民住房底數情況。琼中安排各鄉鎮聯合烏石農場公司,對烏石農場9個分場330個生産隊進行入戶調查,填錄海南省墾區房屋安全信息排查表及海南省墾區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賬,排查房屋總幢數7738棟。
同時經過3輪調查摸底,琼中摸清了烏石農場1隊中心居民點共有171戶507人,房屋418棟佔地面積21865平方米,其中産權歸農場(海膠)的房屋佔地面積7250平方米,産權歸個人的房屋佔地面積14615平方米。
針對選定的試點範圍開展調查研究,確定生産隊聚集空間優化方案。場部3—5公里範圍內的生産隊搬遷安置在場部,並綜合考量生産隊空心化程度、人口年齡分佈、生産生活需求、交通區位等客觀條件,謀定“1+N”聚集空間優化方案,以一個相對成熟繁榮的生産隊或場部為中心居民點,就近搬遷撤並N個空心化、老齡化的生産隊。
作為墾地融合發展先行試點區域,烏石農場1隊採取“1+5”相對集中的安置模式,即以烏石農場1隊和烏石場部為安置點,結合職工群眾意願,搬遷撤並5個建制隊。經調查,有搬遷意願的共計134戶,其中21戶選擇烏石1隊,100戶選擇烏石分場場部,13戶選擇琼中縣城,且都可接受統建上樓安置方式。
精準化施策,多樣化安置
琼中結合烏石農場試點的生産隊特徵、群眾需求與意願,制定了《烏石農場1隊中心居民點撤並搬遷安置實施方案》《乘坡居16隊搬遷安置實施方案》和《乘坡居25隊“一戶一宅”搬遷安置實施方案》等多樣化搬遷安置方案。
推進烏石農場集中居住、生産隊合併和場部老舊小區改造,對撤並及廢棄的原居民點拆除並復墾復綠,引導居民優先向鄉鎮和場部以及中心居民點集中安置。以貨幣補貼退出為主,對沒有住房需求的群眾採取貨幣安置方式。在改造生産隊中採用翻新改造、統一建設相結合的模式開展,根據實際情況以翻新改造與統一建設為主,引導已無生産經營活動的群眾向場部、城鎮集中,或到縣城購買安居房。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分批有序推進墾區老舊房屋集中連片區域整體改造。對靠近農場場部或鎮墟區域的生産隊,以統建安置房或保障性住房為主要方式解決職工群眾居住問題,計劃通過在縣城統一建設一批安居型住房,逐步構建以鄉鎮和場部為主、居民點為輔的居住格局。(解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