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省七屆民族運動會第三個比賽日,民族武術、射弩、鞦韆等大項比拼激烈
含金量高!36個一等獎各歸其主
高腳競速上演“飛人”大戰,龍舟競渡展現團隊精神,民族武術“各路高手”對決……11月26日,海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省七屆民族運動會)進入第三個比賽日,也迎來了比賽項目最多、含金量最高的一天,共有民族武術、射弩、鞦韆等13個大項進行激烈比拼,産生36個一等獎。
趣味性較強的高腳競速和板鞋競速項目是備受關注的焦點,開賽首日即決出6個一等獎。板鞋競速項目方面,産生了男子板鞋競速100米、男子板鞋競速60米、女子板鞋競速100米和女子板鞋競速60米4個一等獎,均被白沙代表隊斬獲。在高腳競速項目的比拼中,海口經濟學院代表隊將女子高腳競速100米和男子高腳競速100米2個一等獎收入囊中。激烈而有趣的比賽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到場觀賽,“這是一場速度的對決,充滿趣味,值得一看。”市民李先生説。
當天,攀椰競速、木球、民族武術、龍舟、鞦韆、花炮和表演項目圓滿收官,共産生22個一等獎。在民族武術賽場,各路“武術高手”同&切磋,海口代表隊表現亮眼,獲得了2枚一等獎獎牌,其他4個一等獎由三亞市代表隊、陵水代表隊、儋州代表隊和萬寧代表隊分別獲得。
“我從9歲開始練武術,至今已有20年了,今天能夠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很開心。”民族武術項目海口代表隊隊員楊企獲得了當天男子一類拳項目的一等獎,“我是海南昌茂花園學校的武術老師,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民族武術,相信這項民族運動越來越受歡迎。”
本屆民族運動會民族武術項目競賽助理李曉媛&&,民族武術是在長期的生産、生活、狩獵中發展起來的,有着鮮明的民族文化特性。該項目共有12支代表隊的89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共決出了12個一等獎。
木球項目比賽在三亞學院體育場圓滿落幕,三亞代表隊奪得一等獎,海口經濟學院、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代表隊獲得二等獎。木球項目三亞代表隊教練周志行説,將以更好的狀態積極備戰,爭取在更大的舞&上展現海南運動員風采。
除了木球,蹴球、珍珠球、毽球等其他球類項目也賽況正酣,其中蹴球決出女子雙蹴和男子雙蹴2個一等獎,均由海口經濟學院代表隊獲得;珍珠球的賽程較長,為期五天,一等獎歸屬需待11月29日見分曉;毽球項目正式開賽,比賽將持續至28日,決出4個一等獎。
強調精準度的射弩項目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正式開賽,來自海口、三亞、萬寧、東方等8個市縣的46名運動員展開激烈角逐,當天該項目共決出了4個一等獎,其中五指山代表隊斬獲男子民族標準弩立姿決賽一等獎,這也是本屆運動會射弩項目的首個一等獎。陀螺項目比賽在三亞技師學院籃球場繼續進行,該項目吸引了66名運動員參加,設男子團體、女子團體、男子個人和女子個人四個小項目,當天産生了2枚一等獎獎牌。
“今天看得還不過癮,明天押加項目正式開賽,我一定要去現場感受一下!”“我還想繼續看高腳競速的比賽!”在觀賽過程中,不少觀眾已經開始期待11月27日的精彩賽事。
據介紹,11月27日,省七屆民族運動會將迎來第四個比賽日,賽程過半,將有珍珠球、陀螺、蹴球、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毽球、射弩、押加等8個大項進行比賽,其中高腳競速、板鞋競速和射弩三個大項將決出當天的13個一等獎。(見習記者劉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