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發布“雙十一”網絡購物消費提示-新華網


海口發布“雙十一”網絡購物消費提示

2023-11-07   08:45:07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雙十一”網絡購物消費提示

  下單要貨比三家 小心價格套路

  “雙十一”即將來臨,各大電商平台紛紛“花式促銷”,在享受價格優惠的同時,不少消費者也曾遭遇過先漲後降、違法搭售等問題。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火熱的購物氛圍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理性選擇、科學消費、防範套路、及時維權。

  選好平台很重要,虛假信息切莫信。建議大家在網上購物、觀看直播時,優先選擇在保障體系健全的電商平台和信譽度良好、知名度高的直播間下單;切勿隨意點擊非官方的陌生網頁、彈窗邀請、網址鏈結,不輕信陌生電話,謹防電信詐騙;一定要拒絕直接轉賬或匯款到私人賬戶、點擊陌生付款鏈結或掃二維碼、脫離平台私下交易等不合理的交易要求,防範交易風險。

  注意厘清優惠組合法,做好功課不上當。“雙十一”期間,各電商平台紛紛推出各種優惠活動,跨店滿減、購物津貼、多件折扣、限時降價等營銷方式層出不窮,大家購物時要注意了解各類商品優惠券、紅包、預付定金等使用條件和方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主動諮詢商家或平台客服,了解清楚限制使用地區、限制使用時段、限制疊加使用等要求,規避消費陷阱和風險。

  綜合考量繳定金,保持清醒付尾款。不少商家通過預付定金等方式售賣商品,標注産品到手價可能為商家疊加各類消費券後預估所得;大家在選購商品時,要仔細閱讀促銷活動規則,詳細了解預售規則、適用範圍、商品介紹、發貨時間、退換貨規則等內容後,再決定是否購買;支付尾款時,記得提前將紅包、優惠券、消費券、津貼等各類優惠券領取到位,並檢查購買商品的最終實付金額與商家宣傳頁中的金額是否一致。

  關注價格動態線,警惕明降後暗漲。“先漲價後打折”是不良商家的慣用手段。建議大家購買前提早收藏需購商品,關注價格動態,下單時貨比三家,對同一商品進行多平台、多商家比價,避免誤入商家的“價格套路”;有些平台和商家會推出“保價服務”,承諾保價商品一旦在保價期內降價,消費者可向平台或商家發起保價申請。

  按需購買囤好貨,理性消費勿跟風。各大電商平台在“雙十一”期間都會有較大的價格優惠,大家在購物時切莫貪圖便宜而囤貨,特別是不要囤積食品類等有保質期限的商品;面對“直播購物”“網紅帶貨”“明顯帶貨”等銷售形式,購物前要全面了解推薦商品的信息,不要輕信絕對化的營銷用語,不盲目跟風購買,堅持理性消費、按需消費,避免“衝動下單”之後造成浪費。

  當物流信息有波動時,當面查驗很重要。“雙十一”期間,因商品訂單數量激增,可能會出現訂單遺漏、少發、發貨延遲等情況。大家下單後要及時關注商品物流信息;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發貨,請及時提醒商家盡快發貨;到貨時別忘了當面檢查商品是否完好無損,如出現問題可拒收快遞,並及時與商家溝通進行退換貨處理;收到快遞後請及時處理快遞面單,最好不要隨意丟棄,以免洩露個人信息。

  記得保存購物憑證,及時依法維權。購物時別忘了索要發票等票據,注意保存聊天記錄、商品頁面截圖、電子訂單、付款記錄等電子數據以及相關購物憑證,這些都是重要的維權證據;若發生消費糾紛,請盡快與賣家或購物平台&&解決;若協商不成,請及時撥打12345、12315熱線電話或通過“全國12315平台”網站、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手機App等渠道投訴舉報;還可向平台或平台所在地、賣家實際經營地的消協組織或有關行政部門反映,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計思佳 通訊員何穎琪)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