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白沙打造一批“幸福河湖”惠民生
呵護水生態 農戶富口袋
從南渡江上游分流而下,南溪河一路蜿蜒,流淌至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南訓村福才村民小組轄區,滋養着這片疏鬆肥沃的沙性土壤,也孕育了白沙福才地瓜這一名優農産品。
“水源好,土壤又剛好,種出來的地瓜粉糯但不黏牙,入口清甜,吃完一個還想再吃一個!”9月13日,福才村民小組村民王誠幹一早就來到河邊的沙地平整土地,為即將開始的新一輪福才地瓜種植做準備。他還不忘給海南日報記者曬了曬今年三四月份的地瓜收成“賬本”——自家種了5畝,畝均産量1200斤左右,按每斤5元的地頭收購價來算,已有將近3萬元入賬。
嘗到地瓜甜頭的可不止王誠幹這一戶。以今年初收成為例,福才村民小組50多戶地瓜種植面積達300余畝,再加上毗鄰南溪河的那吉、印妹等村民小組農戶,地瓜收成面積共計為500多畝,收成喜人。
但在王誠幹記憶裏,以前,這偌大的一片沙地大多種植甘蔗、木薯等農作物,每逢颱風或暴雨,從上游沖刷過來的枯木、雜物等垃圾就會淤積在福才河段,不僅河水渾濁,農作物容易受損,河堤也難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好在,近些年,白沙水務等相關部門持續發力,南溪河沿線景觀悄然變了模樣。
“第一步,是做好南溪河的防洪整治工程。”白沙水務局一級科員李業勇介紹,經過多輪河床疏浚後,針對堤壩殘缺易損毀的癥結,新建共計為1.4公里多長的護坡,配套建成擋土墻加固,形成一個完整的防洪體系,能較好地呵護沿線至少400多畝農田。除此,白沙還在完善南溪河堤配套的基礎上,修建人行便道,方便當地農戶開展農業生産。
有了水生態的滋養,當地農戶逐步淘汰了産能相對低效的甘蔗等農作物,選種品種優良的地瓜等農特産品。得益於白沙電商助農促銷路,福才地瓜近年來贏得了口碑,獲評為“白沙良食”縣域農業公用品牌産品。
“在巡護過程中,及時清理河道漂浮雜物,還挨家挨戶動員村民不再往河裏亂扔農殘垃圾等。”南渡江(福才村段)村級河長符成康介紹,隨着河道“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當地村民也養成了很好的生態環保觀念。
據悉,近年來,白沙多方發力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南渡江(福才村段)、木瓜溪(南九村段)、白沙農場二隊觀賞湖、南春河(坡好村段)、南什寬河(對俄村段)、南灣河(白水港村段)等6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相繼竣工,並已通過上級部門評定。此外,查苗水庫(南洋湖)、芭蕉水庫、可任河(那查村段)、蠱否溪(南牙村段)等一批“六水共治”項目已基本完工,在河暢、水清、岸綠的滋養下,當地農戶勤耕良田,福才地瓜等農業特色産業又迎來了更好的發展生機。(記者 曾毓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