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打好主線建設“最後一仗”-新華網


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打好主線建設“最後一仗”

2023-08-27   08:55:58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打好主線建設“最後一仗”——

  9座控制性大橋吹響“衝鋒號”

  如果將項目建設比作一場攻堅持久戰,那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項目的主線建設“最後一役”在哪?

  “我們將全力以赴建設控制性工程。”中咨集團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項目黨總支書記王健説,項目主線路基段已基本交工,如今各參建單位聚焦全線9座控制性大橋,一橋一策一專班,堅決衝刺完成年底主線建設任務。

  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控制性工程何以如此重要?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進施工現場,感受高質量衝刺主線建設的速度和激情。

8月26日,航拍儋州魚骨港大橋。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加速趕進度

  “它們完工了,主線整體項目就可以交工了”

  這是夜晚的儋州市光村河入海口——

  海風吹拂,潮涌拍岸,高挂的探照燈下,光村大橋工地分外明亮。塔吊高聳,鋼棧橋施工便道上,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橋面鋪裝作業,現場熱火朝天。

  在建的光村大橋屬於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項目控制性工程,橋梁全長668.48米,是環島旅游公路儋州段長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一座大橋。今年以來,晝夜輪班施工,工地上忙碌不停。

  “大橋開建已有20個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2米。”8月25日傍晚,環島旅游公路項目儋州段技術員張聖賢指着眼前的大橋中跨,想起不久前的合龍時刻。

  “8月20日晚,3&混凝土運輸罐車來回運轉,1&&型天泵伸出46米長的‘手臂’,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源源不斷澆築在中跨箱樑上。”張聖賢説,合龍段長2米,頂寬18米,他和同事們足足奮戰了3小時,把超26立方米混凝土澆築在規定區域。

  那一晚,張聖賢絲毫不覺得疲憊,只覺渾身充盈着激動和振奮。“中跨的這最後2米成形,意味着大橋主體結構完成,我們啃下了最硬的骨頭。”他還透露,這比原定計劃提前了36天。

  控制性大橋合龍後,大橋建設速度不減、幹勁更足。環島旅游公路項目儋州段生産副經理林熾樂介紹,目前,該項目部正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進橋面鋪裝、防護欄、面層鋪設等施工,計劃今年12月完成建設任務。

  環島旅游公路項目主線路基段建設完成,9個控制性大橋是目前整個項目主線建設的核心區域。“控制性工程,是環島旅游公路中施工難度最大的幾個項目,將對整個主線工程的建設進程産生重大影響。它們完工了,主線整體項目就可以交工了。”海南交投環島旅游公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在臨高文瀾江大橋,工人加緊施工。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提升便利度

  建成後過河不再難,出行旅游省時更舒心

  寬闊的河面上,雄偉壯闊的橋梁橫跨兩岸,光村大橋猶如一條“巨龍”,劃出一道美麗的“弧形”。

  “大橋東端是泊潮村,西側是巨雄村。”作為項目管理人員,林熾樂已記不清跑了多少次橋梁施工現場。他需要到現場督導協調組織施工,但過河可不容易,需要沿着狹窄的村道,繞行一個“大圓弧”才能到河對岸,“一趟下來,至少得30分鐘”。

  祖祖輩輩生活在河邊的村民感受更深。泊潮村村民陳清新説,該村是歷史悠久的古漁村,村民過河大多靠漁船擺渡,但是遇到天氣惡劣等情況時也會犯難。

  “旅游公路修到家門口後,出行可就方便多了。”陳清新和鄉親們都盼望著光村大橋早日實現通車。據悉,光村大橋開通後,人們開車只要5分鐘就能到河對岸,不僅通行安全,時間也大幅縮短。

  “海南的濱海風光特別漂亮。”來自遼寧的旅客李曉亮説,最近幾年,他每年都會自駕游海南,數次到訪儋州沿海地區,儘管有些地方交通不便、路途遙遠,但為了領略當地獨具特色的火山海岸和古漁村,他還是願意將儋州列為自駕游目的地之一。

  讓李曉亮欣喜的是,不久前,在環島旅游公路儋州峨蔓段,他收穫了迥異於以往的濱海自駕游新體驗:“沿着嶄新的公路,一路暢行無阻,開車成為一種享受,還可以去一些以前沒去過的地方,看不一樣的風景。”

  “聽説光村大橋通車後,去光村銀灘不用再繞行了,踩一腳油門就能到。”對於這處位於海南西部的“寶藏沙灘”,李曉亮充滿期待。

  每一座控制性大橋,都是環島旅游公路的地標建築。海南交投環島旅游公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項目全體參建單位正緊盯“年底主線建設任務完成”這一目標,科學倒排計劃,精心組織施工,組建專業的建設“特戰隊”,24小時輪班奮戰,高標準推進9座控制性大橋如期建成。(記者 曹馬志 通訊員 陳必雲)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